王有红

作品数:7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文化自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评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对华北地区的文化侵略述论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56-158,共3页高炜 王有红 
日军对华北的文化侵略,是同它的军事、政治、经济侵略同步进行的,既有其强制性,又有其潜移默化性。其组织形式多样化,既有日本人亲自出马的"宣抚班",又有日本人充当顾问的伪政权、教育机构,还有汉奸特务组织起来的"新民会"。日军侵略华...
关键词:侵华日军 华北地区 文化侵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中共“特区”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49-54,共6页王有红 
西北大学科学研究基金(10NW07)
"特区"理论与实践是中共在革命和建设年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方式,其演变经历了从自发、自主到自觉的三个阶段。以主体性与实践性向度观照"特区"理论与实践,能够发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旨趣的内核贯穿其中。因此,探讨马克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特区”理论 主体性 实践性 
论延安精神与延安时期党的学风建设被引量:7
《理论导刊》2013年第9期42-45,112,共5页王有红 
延安精神与延安时期党的学风建设密切相关,这不仅仅是因为延安精神的形成与党的学风建设处于同一历史时期,还在于延安精神的内涵发展、培育、确立、弘扬与党的学风建设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等具有同质性。延安时期党的学风建设是构...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延安精神 学风建设 旗帜 “三型”政党 
论思政课改革的“在场”路向被引量:1
《教育评论》2013年第3期96-98,共3页王有红 
西北大学教改成果培育与推广计划项目"<概论课>浸入式教学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JX12013
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是高校长期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通过阐释思政课改革的"在场"路向的内涵,阐明"在场"教学的设计、生成和评估,指出这一改革路向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在场 设计 生成 评估 
论明清工商会馆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中的作用被引量:3
《理论导刊》2008年第1期117-120,共4页宋伦 王有红 
陕西省社科基金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6H002Z
明清工商会馆是在中国现代化征兆出现的历史条件下,各地特色经济发展以及商人集团化经营出现之后,旅居客地的同籍商人自发设立的实行自治、自觉、自律和自救的同乡组织,其在信息搜寻、谈判费用以及交易费用等方面都对降低客帮商人市场...
关键词:明清 工商会馆 交易成本 作用 
晚清学术史研究的新成果——评《晚清新学史论》
《宝鸡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45-46,共2页王有红 
自学术界关注晚清学术研究以来,较为完整成熟的新学史著作尚未多见,陈国庆著《晚清新学史论》(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可谓此方面研究之新成果。一、重新解说"新学"之内涵与外延所谓"晚清新学",是人所共知的学术概念,但对其确切内涵...
关键词:语源意义 学术史研究 陈国庆 三秦出版社 学术概念 学术研究 学史 中国传统学术 中国社会变迁 中说 
学术原因是乾嘉汉学兴盛的根本原因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6-8,共3页王有红 
乾嘉汉学兴盛的根本原因是学术原因,文字狱等的影响尽管很大,但并没有决定乾嘉汉学的性质,这一事实应该受到学术界的充分重视。
关键词:乾嘉汉学 文字狱 清朝 实学思潮 学术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