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本琦

作品数:59被引量:8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法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哲学》《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厦门特区党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主义荣辱观大众化的基本条件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4,共4页罗本琦 
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工程省级建设项目"社会主义荣辱观大众化研究"(20122013SZKJSGC7-2)
有效的教育机制、过硬的精英群体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是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大众化的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指向大众灵魂的教育,有效是荣辱观教育成败的关键;培育精英群体,以精英群体的道德实践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 荣辱观 大众化 
儒家荣辱观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哲学动态》2014年第8期35-41,共7页罗本琦 方国根 
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工程省级建设项目“社会主义荣辱观大众化研究”(20122013SZKJSGC72)的资助
儒家荣辱观在中国两千多年文化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中多有论述,《荀子》则专辟“荣辱篇”论荣辱,我们大致可以用儒家所倡导的一系列基本伦...
关键词:儒家荣辱观 基本路径 大众化 文化历史 《论语》 儒家经典 《孟子》 《荀子》 
“天人之辨”视域下的儒家生态伦理价值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3年第4期17-23,共7页罗本琦 方国根 
从人类文明演进而言,生态文明无论是作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抑或是作为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态,都是文明进程迈入当代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与价值共识,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
关键词:生态伦理价值 儒家 视域 生态文明 文明形态 文明演进 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基于对蚌埠大禹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思考被引量:4
《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第4X期138-139,共2页李广芹 罗本琦 
在科技现代化的时代,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以促进区域经济蓬勃发展。蚌埠市拥有相当丰富的大禹文化资源,当地的人民和政府积极地对它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希望蚌...
关键词: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区域经济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出发点与价值原则被引量:2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168-172,共5页罗本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文化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项目编号:07BKS011)的研究成果
文化与国家、民族的内在联系以及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以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利益为价值出发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古今中西文化激烈碰撞、意识形态斗争以全新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文化 价值出发点 价值原则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刍议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6,共6页罗本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文化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7BKS011)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观是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逻辑的历史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是继承传...
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文化观 科学发展观 
论法律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40-44,共5页张昌辉 罗本琦 
安徽省2007-200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F07-08D43)
结构与功能是法律意识形态研究的关键论题,两者分别侧重从静态与动态、内在与外在等角度全面呈现法律意识形态的整体面貌与品性。法律意识形态的结构由法律知识、法律价值与法律策略三要素构成,三要素之间呈相互支撑、相互渗透与影响的...
关键词:法律 意识形态 结构 功能 系统论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精神的实现机制
《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9期59-62,共4页罗本琦 方国根 
和谐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这一文化精神的实现以"和而不同"为价值原则,以"知行合一"为实践路径,以"礼"、"义"之用为实践规范。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这一文化精神实现的核心机理。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精神 实现机制 
理论依据与现实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考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6,共6页罗本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谐文化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项目(07BKS0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在于这一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是综合科学性、时代性、发展性...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和谐文化建设 理论依据 现实选择 
法律意识形态的结构分析
《唯实》2010年第8期139-142,共4页张昌辉 罗本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法律意识形态及其社会化研究>(批准号:AHSKF07-08D43)的阶段性成果
法律意识形态的结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法律意识形态构成要素;二是法律意识形态的结构状态。根据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结构要素理论,法律意识形态的结构要素可以划分为法律知识要素、法律价值要素与法律策略要素,法律意识形...
关键词:法律意识形态 结构 要素 意识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