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智科

作品数:32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更多>>
发文主题:抗战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址抗战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党史研究与教学》《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社会科学》《长江文明》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遵义会议前后红一军团在黔北、渝南行军若干历史问题的讨论
《长江文明》2024年第3期65-74,共10页艾智科 
国家社科基金《川渝地区红色革命遗址分类保护与综合利用研究》(课题号:19BDJ075)阶段性成果。
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为了确保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红一军团按照中革军委的指示,在黔北、渝南作了紧急调动和部署。遵义会议召开后,红一军团又迅速向赤水行进。在十余天的时间里,先遣部队如何行进?主力如何调动?周恩来等...
关键词:遵义会议 红一军团 黔北 渝南 行军 
战时重庆的聚会与对外交流——以茶话会、纪念会、音乐会为中心被引量:1
《抗战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64-74,共11页艾智科 
抗战时期,在民族救亡和民主进步的时代主题下,聚会常常成为一种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包括茶话会、纪念会、音乐会等在内的各种聚会,在不同的场合,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就对外交流而言,这些聚会一方面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抗战声音,表达了中...
关键词:抗战聚会 对外交流 抗战时期 重庆 
文化何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反思被引量:14
《东南文化》2019年第3期13-17,共5页艾智科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ZDA207)阶段性成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逐步兴起,并开展了诸多研究和实践。然而,不少研究和实践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现代化范式的影响下,技术与方式这两个工业文化的维度很难得到较好地把握,进而致使文化在工业遗产保护中逐渐处于失语...
关键词: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保护 工业文化 技术 方式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问题及其反思被引量:5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9年第1期17-21,共5页艾智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逐步兴起,并开展了诸多实践和研究。然而,有关工业遗产的实践和认识,存在过于关注物质的有形的成分、仅仅保护近现代工业遗产、特别注重工业技术的价值等问题。事实上,工业遗产保护绝不仅仅以工业...
关键词:工业遗产 保护 问题 反思 
抗战时期重庆反法西斯音乐的创作、会演及对外交流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3-19,共7页艾智科 
抗战全面爆发后,重庆成为大后方的重要文化阵地,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音乐创作在重庆持续繁荣。与此同时,大批音乐家和音乐团体纷纷行动起来,通过举办音乐会演、开展通信联络、译介反法西斯音乐、在国外传唱歌曲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交流。...
关键词:抗战 反法西斯 音乐 交流 
战时重庆吃茶种种
《红岩春秋》2018年第8期74-76,共3页艾智科 
吃茶是一种文化,在抗战时期的重庆比较普遍,不少人采用吃茶的形式来进行交谈或组织聚会。有些交谈或聚会,往往有外国要人、记者或文化人士参与,他们尽管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民族情感,但都把吃茶作为一种友好交流的方式,并利用这一方式促进...
关键词:抗战时期 重庆  文化人士 民族情感 聚会 交谈 
美国历史纪录片《苦干》视角下的中国抗战及其价值被引量:1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8年第2期110-115,共6页艾智科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市容整理与公共卫生观念的塑造——抗战时期重庆城市清洁卫生运动研究”(2016PY29)的阶段性成果
《苦干》是一部由美国人拍摄的,以展现中国抗战精神为主题的历史纪录片。它于1942年获得奥斯卡纪录片特别奖,并在当时受到广泛认可。作为一部近年来重新揭开面纱的纪录片,《苦干》是开展抗战新闻宣传和影片制作的重要参考,是开展影...
关键词:纪录片 《苦干》 价值 
抗战时期重庆的城市规模与公共交通被引量:1
《长江文明》2016年第4期72-81,共10页艾智科 
抗战时期,重庆由一个川东商埠迅速成为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以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和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为重要表现的城市规模得到明显膨胀,其次是道路建设得到一定改善,城市公共交通近代化...
关键词:抗战 重庆 城市规模 公共交通 
重庆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抗战文化遗址 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红岩春秋》201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艾智科 
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贺龙任军长。1932年底,贺龙率红三军入川,进入今天的渝东南一带活动。1933年12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湖北省咸丰县大村会议提出“创造湘鄂川黔边新苏区”口号和“占领酉、秀、黔、彭作为新的根据...
关键词:红三军 司令部 旧址 1931年 红二军团 渝东南 咸丰县 湖北省 
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群
《红岩春秋》201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艾智科 
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群主要包括兵工署第一工厂抗战生产洞、兵工署第十工厂抗战生产洞、兵工署第二十四工厂生产车间、兵工署第二十五工厂抗战生产洞、兵工署第五十工厂抗战生产洞、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抗战生产车间、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
关键词:兵器工业 抗战 遗址 重庆 生产车间 兵工署 飞机制造厂 委员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