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嘉华

作品数:16被引量: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氮离子注入大豆离子注入电子流注入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核农学通报》《上海蔬菜》《杂交水稻》《作物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Ⅱ优系列组合在丽水地区的发展及配套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1998年第3期40-40,共1页李官平 童的科 谢嘉华 
Ⅱ优系列组合在丽水地区的发展及配套栽培技术DevelopmentofhybridricecombinationsofⅡ-32AandtheirculturaltechniquesinLishui,Zhejiang李官...
关键词:水稻 Ⅱ优系列 丽水地区 栽培技术 
电子流注入对水稻幼穗组织培养直接分化成苗的影响被引量:2
《植物学通报》1996年第4期44-48,共5页吴殿星 夏英武 舒庆尧 谢嘉华 叶阿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电子流注入对水稻幼穗组织培养直接分化成苗的影响吴殿星1夏英武1舒庆尧1谢嘉华1叶阿宝2(1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杭州310029)(2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舟山市316041)EFFECTSOFELECTRONB...
关键词:水稻 幼穗 电子流注入 组织培养 分化 成苗率 
秋毛豆品种简介被引量:1
《上海蔬菜》1996年第2期14-15,共2页华金渭 谢嘉华 
浙江省秋大豆品种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八五”期间,我所总共完成秋大豆品种资源184份的编目,经观察比较,发现其中不乏大粒、高产的地方秋大豆资源,而这些资源,不仅可作为毛豆育种的亲本,也可直接应用于毛豆生产.现将表现较好的介绍如下...
关键词:大豆 品种 秋毛豆 特征特性 栽培 
浙江省秋大豆资源性状分析和利用评价
《浙江农业科学》1996年第3期126-128,共3页华金渭 谢嘉华 
浙江省秋大豆资源性状分析和利用评价华金渭,谢嘉华(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323000)(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各地气候条件迥异,各异的气候形成丰富的耕作制度,也形成丰富的品种资源。大豆方面,春、夏、秋大豆生态型均有种植,但...
关键词:大豆 品种资源 性状 
电子流注入水稻幼穗组织培养效应的研究被引量:4
《核农学报》1996年第2期84-88,共5页舒庆尧 吴殿星 夏英武 谢嘉华 叶阿宝 
以两用核不育系新光S幼穗为材料,以γ射线辐照作对照,研究了电子流注入对水稻离体培养的反应。结果表明,电子流注入对离体培养的效应与γ射线辐照具有相似性。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主要表现为抑制效应,但对植株再生具有促进作用。10...
关键词:电子流注入 Γ射线辐照 水稻 离体培养 
离体诱变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核农学报》1996年第1期57-60,共4页谢嘉华 李胜康 周建华 高明尉 
本文研究了离体诱变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花药预培养36后,经500radγ射线辐照,加快了小孢子的出愈速度,对小孢子分裂启动的比率影响不大,对胚状和愈伤组织的形成则有不利影响,其出愈率为25.3%...
关键词:游离小孢子 培养 离休诱变 大麦 
电子流注入水稻幼穗离体培养初报
《核农学通报》1995年第2期67-70,共4页夏英武 吴殿星 舒庆尧 谢嘉华 
电子流注入水稻幼穗离体培养研究表明,10s和15s两个剂量注入都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和再生能力,但除10s剂量注入能稍稍提高出愈率外,对出愈率、分化率无明显效应。电子流注入还能引起正常型、绿点型和根状...
关键词:电子流注入 水稻 幼穗 离体培养 
籼型温敏核不育水稻叶绿素突变体的诱变及其初步研究被引量:26
《核农学报》1995年第3期129-133,共5页夏英武 刘贵付 舒庆尧 蒋荣花 谢嘉华 
浙江省"8812"攻关项目
用60Coγ射线辐照粑型温敏核不育系2177S,获得了一批常见的叶绿素突变体。M2代按苗计,叶绿素总突变频率为0.262%,其中只有4.50%可以存活并遗传,从中筛选出3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籼型温敏核不育叶绿素突变系。...
关键词:籼型温敏核不育 水稻 叶绿素 突变体 诱变 
氮离子注入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被引量:2
《核技术》1994年第8期508-512,共5页谢嘉华 夏英武 舒庆尧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材料M1代生理损伤,M2代叶绿素、株高及抽穗期突变频率和诱变效率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M2代苗期叶绿素缺失突变频率和诱变效率高的材料,其抽穗期、株高突变频率和诱变效率并不一定高;用早熟、半矮...
关键词:基因型 水稻 生物效应 离子注入  
氮离子注入水稻机理与效应研究被引量:16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241-245,共5页夏英武 谢嘉华 舒庆尧 倪新强 
本文回顾了氮离子注入水稻机理与效应的6个方面研究结果:1.氮离子注入水稻种胚,引起了种胚表层细胞和内部结构的变化。2.与不同剂量的叠氨化钠和γ射线处理相比,氮离子注入M1代生理损伤轻,M2代株高、抽穗期诱变效率高,但...
关键词:生物学效应 水稻  离子注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