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龄

作品数:40被引量:12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吸声噪声控制自来水管网扩散体声学测量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声学》《测试技术学报》《声学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室内脉冲声场中声强的测量研究被引量:2
《声学学报》2008年第2期178-183,共6页赵跃英 盛胜我 赵松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4100)
采用多次重复发射的声源配合装置在缓慢转动平台上的接收传声器所组成的测量系统(简称为RRS),它等效于多个完全匹配的传声器组成的圆型阵列。文中着重阐述了借助此技术测量房间内脉冲声场中声强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性。阐明了以RRS测量...
关键词:脉冲声场 测量系统 声强 室内 空间分布特性 定量关系式 技术测量 扩散声场 
一种声场空间特性测量系统的性能研究
《声学技术》2008年第1期91-95,共5页赵跃英 盛胜我 赵松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4100)
室内声学测量中,在声源重复发射声信号的同时,将单个无指向性传声器缓慢而匀速地转动,其测量结果等效于以转盘转轴为中心的圆形传声器阵列,相应的测量系统简称为RRS。通过消声室测量,着重分析此测量系统在方向脉冲响应测量中的性能及主...
关键词:室内声学 方向性脉冲响应 方向分辨能力 
单传声器实现声场空间特性测量的研究被引量:1
《声学技术》2007年第6期1205-1208,共4页赵跃英 盛胜我 赵松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4100)
提出了一种测量室内声场空间特性的方法,测量系统由一个可重复发射的声源配合装置在缓慢转动平台上的接收传声器组成。阐述了借助此测量系统进行入射脉冲空间分布的测量方法及典型的实验结果。实验表明,根据测量需求选择适当的空间计权...
关键词:室内声学 方向性脉冲响应 声场空间特性 
一种可作为声源定位与声场空间特性分析的测量系统被引量:5
《声学技术》2006年第2期129-133,共5页赵跃英 盛胜我 赵松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574100)
提出了一种由重复发射的声源配合缓慢转动的传声器组成的、等效于圆形传声器阵列的室内声学测量系统。阐述了这种测量系统的特点及其理论基础,介绍了它在室内声场中若干涉及声源定位及声场空间特性测量等方面的应用,并结合实例作了讨论...
关键词:室内声学 传声器阵列 声源定位 方向性脉冲响应 
非线性耳塞的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被引量:1
《振动与冲击》2004年第2期18-20,共3页王吉荣 赵松龄 方启文 高文元 
文章阐明了一种非线性耳塞的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这种耳塞按炮兵使用要求进行设计 ,在高强度脉冲噪声的作用下 ,有很高的隔声量可以保护听力 ;在低声级环境中 ,其隔音量又足够低 ,可以保证能接收到一些有用的声信号。
关键词:非线性 耳塞 隔声性能 控制阀 结构设计 工作原理 炮兵 
声学测量技术20年被引量:13
《声学技术》2002年第1期52-54,共3页赵松龄 
文章扼要评述近 2 0年来在声频范围内声学测量技术的重要进展。对若干涉及诸如声强测量 。
关键词:声学测量 声强 传递函数法 膺噪声 技术发展 
抗性消声器中含穿孔管时的声传递矩阵被引量:8
《声学技术》2000年第1期2-5,共4页赵松龄 盛胜我 
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穿孔管与主管道垂直交叉时的声传播特性,导出了相应结构声传递矩阵的精确计算公式。文中以一种含穿孔管元件的典型结构为例,阐明了抗性消声器总的声传递矩阵分析计算方法。
关键词:抗性消声器 穿孔管 声传递矩阵 噪声控制 
管道结构中含同轴穿孔管时的声传播特性被引量:10
《声学技术》1999年第3期103-106,共4页赵松龄 盛胜我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管道结构中含同轴穿孔管时的声传播特性,借助成熟的管道声学理论对典型结构作了严格的分析。阐明了结构内存在两种类型声波:一为普通的平面声波,声压的相位和振幅在穿孔管内外区域保持相同;另一为特殊的声波,它由...
关键词:管道声学 穿孔管 声阻抗 声传播特性 
由弛豫频率测定空气绝对湿度的理论基础
《声学技术》1997年第3期105-107,共3页赵松龄 王寅观 姚国民 
由弛豫频率测定空气绝对湿度的理论基础赵松龄王寅观姚国民(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200092)1概述大量实验表明,空气中的声吸收与空气湿度密切相关。C.M.Harris[1]用混响法测定了在若干给定温度与频率下声吸收...
关键词:空气 绝对湿度 驰豫频率 测定 
神经网络分布式多通道协同控制声屏障原理研究
《环境科学》1997年第3期47-49,共3页谭成翔 赵松龄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声屏障的高度、材料、结构、重量和风载荷等要素受到景观要求和承载结构等条件的制约,进一步劣化了常规声屏障在低频宽带噪声衍射和透射控制方面的缺陷.本文为此提出神经网络分布式多通道智能化协同控制声屏障方法.神经网络自组织形...
关键词:噪声控制 声屏障 神经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