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月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木刻异丙基丙烯酰胺波长变化光子晶体交联聚合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中华文化论坛》《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从“义士”到“成功者”的思想史脉络——对近代中国报刊中安德鲁·卡内基形象的文学性分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63-168,共6页邱月 胡雪翔 
近代报刊中的人物新闻,在与时代拉开距离之后,呈现出文学性的特征,进而折射出传统文学研究容易忽略的思想史意义。以近代报刊中关于美国企业家、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报道为例,其媒体形象经历了从“义士”到“成功者”的变迁。近代报刊...
关键词:近代中国报刊 安德鲁·卡内基 大文学 人物新闻 人物形象 
由木刻到故事——延安时期木刻艺术与文学的互动初探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年第4期166-171,共6页邱月 
作为艺术中的两大门类,文学与美术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国古代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法,在画中作诗也有非常悠久的传统;在西方,古典美术作品多数都与神话、宗教故事有关。进入现代以后,美术与文学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连环画、...
关键词:木刻艺术 延安时期 新年画 
延安木刻:西方现代艺术的本土化发展经验
《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5期145-151,共7页邱月 
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抗战时期解放区;国统区间的文学交流与互动研究(项目编号:SC14B039);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四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SB0311)成果
由于都市与乡村的隔膜,1930年代兴盛的现代木刻运动在以延安为中心的边区遭遇了发展困境,现代木刻的技法、内容、传播等方面都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延安木刻通过新年画、连环画的方式,将现代木刻艺术融入到边区群众的艺术...
关键词:现代木刻 延安木刻 西方现代艺术 本土化 
现代木刻与中国艺术传播方式的革新被引量:1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60-62,共3页邱月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四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SB0311)成果
上世纪30年代的现代木刻艺术,不仅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也带来艺术传播方式的革新。其对现代传媒、现代社团和展览会等形式的应用,既有效推动了现代木刻艺术的发展,也为中国艺术传播方式的革新产生了不可或缺的意义。对现代木刻的认识不...
关键词:现代木刻 现代传播 艺术传播 
革命与先锋:现代木刻艺术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接受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18-123,共6页邱月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四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sb0311)
现代木刻艺术在西方的兴起,沿袭了现代派艺术发展的脉络,也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艺术领域的传播有关,现代木刻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让底层劳动者成为作品主角,刚健有力的审美特征,正说明了这种特征。现代木刻在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迅速发展,...
关键词:木刻 现代木刻 马克思主义 
“民国空间”与“人的文学”——以新文学发生的“语言空间”为中心被引量:1
《理论学刊》2013年第6期118-122,共5页周维东 邱月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skqx201304)的阶段性成果
以"民国"视角重新结构中国现代文学,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在文学史研究中加入了"空间"的维度。"民国空间"与既往研究中出现的"文化社会学"及"外部研究"相比,区别在于打破了"历史决定论"思维并改变了对"文学"的理解。以新文学发生的"语言空间...
关键词:民国空间 人的文学 语言空间 '活文字' 
史料学研究的典范之作——评《“文协”与抗战时期文艺运动》
《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6期210-211,共2页周维东 邱月 
段从学《“文协”与抗战时期文艺运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以下简称《“文协”》)带给读者的感受中,史料梳理与辨析应该是最强烈,也最有特色的一点。在该书《序》言中,温儒敏先生特别在文章末尾,不惜篇幅强调了史料学研究...
关键词:文艺运动 抗战时期 史料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序》 温儒敏 读者 
正名之痛:传统叙事与现代审美——白采小说《病狂者》的叙述策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86-89,共4页邱月 
新文学不能走进民间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以前一直困扰着中国的新文学作家,这种现象也一直吸引着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眼球,其中重要的观点认为五四新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导致新文学审美与传统审美习惯的断裂,这种逻...
关键词:模糊视角 正名 民间 
学院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分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史讨论述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3年第2期160-169,共10页邱月 
一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重写文学史"大谈论,其本质可视为"文学的还原运动",即将文学从其他文化形态的隶属中分离出来,使文学愈发接近其存在的自然状态,使文学史真实地成为关于文学的历史。在这种眼光下,"重写文学史"讨论的发展可以...
关键词:文学传统 学史 中国文学 文学的历史 陈思和 文化本质 学院文化 上海文论 现代文学 王晓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