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江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谱学研究SEIV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海洋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Se(IV)对藻蓝蛋白分子的氧化及纳米Se(0)的生成
《海洋科学》2010年第6期55-58,65,共5页杨芳 黄峙 郭振江 郑文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104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30703007及2008A030201020);中国博士后基金(2009046078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1610303)
从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中提取纯化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光吸收值A620/A280为3.1,观察Se(Ⅳ)与PC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及红硒化现象。光谱检测发现,加入SeO32-后,PC在620 nm的特征光吸收减弱,并随Se(Ⅳ)浓度增加和时间延...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藻蓝蛋白 光谱 纳米 
Se(IV)和Te(IV)对钝顶螺旋藻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被引量:1
《海洋科学》2007年第3期18-21,共4页唐全民 郑文杰 杨芳 白燕 涂芳 郭振江 
教育部重点项目(01141);广州市科技项目(2001-J-010-01)
用化学品对藻类毒性测试的标准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硫属元素Se(IV)和Te(IV)单组分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毒性效应,用相加指数法评价了Se(IV)和Te(IV)双组分对螺旋藻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Te(IV)对螺旋藻的毒性大于Se(...
关键词:  钝项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 毒性 相加指数法 
藻蓝蛋白原位还原Ag(Ⅰ)与纳米Ag(0)形成动态过程的谱学研究被引量: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第1期23-27,共5页杨芳 郭振江 白燕 郑文杰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510329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039213)资助
在4℃避光条件下,将藻蓝蛋白(简称PC)与AgNO3作用,通过UV,FS,FTIR等谱学方法研究了PC与Ag(Ⅰ)原位还原与纳米Ag(0)粒子形成的动态过程。结果显示:PC在615nm的特征吸收峰强度明显减弱,并随Ag(Ⅰ)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单调降...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藻蓝蛋白 光谱 纳米 
藻蓝蛋白对Au(III)原位还原与纳米Au(0)形成动态过程的谱学研究被引量:4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6年第2期118-125,共8页杨芳 郭振江 白燕 黄峙 郑文杰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510329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039213)
在4℃、避光条件下,将藻蓝蛋白(PC)与AuCl3作用,通过UV、FS、FT-IR等谱学方法研究了PC与Au(III)作用的动态过程,结果显示:PC在615nm的特征吸收峰强度明显减弱,并随Au(III)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单调降低;PC的荧光发射峰和荧光激发峰也均呈...
关键词:钝顶螺旋藻 藻蓝蛋白 光谱 纳米金 
Se(IV)与藻蓝蛋白相互作用的谱学研究被引量:3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5年第3期390-395,共6页郭振江 杨芳 郑文杰 白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71022);教育部重点课题(01141);广州市科委基金课题(2001-J-010-01)资助项目
 用吸收、荧光、红外等谱学方法研究了藻蓝蛋白(PC)与Se(IV)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eO2-3加入后,藻蓝蛋白在620nm处的特征光吸收减弱,并随Se(IV)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278和347nm处的光吸收增强;荧光发射和荧光激发也逐渐减弱,而599...
关键词:Se(Ⅳ) 钝顶螺旋藻 藻蓝蛋白 光谱 生物缀合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