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敏

作品数:26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末宪政辛亥革命清末宪政改革民族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法律和社会科学》《历史法学》《安徽大学法律评论》《公民与法(法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旧邦新造:民初的宪政运动与国家构建——读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被引量:2
《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1期234-244,共11页郭绍敏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政府采用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五族共和歌》作为“国歌拟稿”,其中第一句曰:“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显然,南方政治精英视革命...
关键词:国家构建 宪政运动 民初 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 政府成立 临时政府 政治精英 
政治哲学视角下的八二宪法
《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第6期25-28,共4页郭绍敏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界对八二宪法的研究多将侧重点放到其文本结构、规范条款和制度意涵等方面,以“规范主义”(规范宪法学)为基本方法论。然而,最近两年政治宪法学“异军突起”,制宪权、人民主权、政治决断等概念接踵进入宪法学研...
关键词:传统政治 宪法学 哲学视角 意识形态化 政治哲学观 文本结构 规范主义 人民主权 
从“不谈政治”到“努力论政”:中国近代自由派的困境——读沈毅《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1期239-248,共10页郭绍敏 
沈毅教授是一个勤奋的学者,在民国报刊史和新闻史研究领域可谓成绩斐然。他继2008年《〈独立评论〉研究》之后,又于2011年出版新著《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1]。如何审视沈毅教授的这一贡献?
关键词:报刊史 近代 沈毅 自由派 困境 中国 政治 新闻史研究 
重新审视清末宪改:国家建设视野和政治科学范式
《上海国资》2012年第1期101-103,共3页郭绍敏 
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华人世界举办了各种政治性和学术性纪念活动。而在笔者看来,为辛亥革命进而为20世纪中国革命予以政治哲学辩护,其前提是对清末宪政改革的深入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最终失败的原因作出清醒...
关键词:清末宪政改革 政治哲学 科学范式 国家建设 辛亥革命 纪念活动 中国革命 20世纪 
世界体系·民族国家·政制设计——杨度的思想遗产
《历史法学》2011年第1期134-203,共70页郭绍敏 
引言:被忽视的思想者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杨度是一个被忽视的人物,相比于'梁启超研究'的热闹局面,'杨度研究'是非常落寞的——相关的研究性论著数量不多,而且缺乏足够的深度。[1]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一方面在于杨度自身并没有留下多少文...
关键词:思想 评价 想象 研究性 思想者 国家 民族 空间 局面 
中国宪法学教材之“去政治化”:一个批判分析被引量:4
《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第3期28-33,共6页郭绍敏 
中国主流宪法学教材深受规范宪法学和实证宪法学方法论的影响,具有一种"去政治化"的倾向:强调宪法学的自主性、纯粹性和科学性,主张将宪法研究和政治分离开来。但是,"去政治化"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规范思维和实证分析不过是一种"反意识形...
关键词:宪法学教材 去政治化 意识形态 宪政 
清末宪政改革与现代国家建设被引量:2
《文化纵横》2010年第1期114-117,共4页郭绍敏 
清末宪政改革背后所蕴含的"国家建设"目标,并非"挽救腐朽统治"、"寻求富强"或"救亡图存"等概念所能概括的,而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1906年9月1日),清廷发布"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这一谕令不仅昭示了清...
关键词:宪政改革 国家建设 清政府 现代国家 清末 政治参与 现代民族国家 立宪政体 集权 中央政府 
清末满汉问题与民族国家建设的困境
《求索》2009年第11期216-218,共3页周汝江 郭绍敏 
清王朝在国际竞争中的失败引致了国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这股民族主义思潮固然有对外的面向,但其矛头更多的指向本国政府,人们开始质疑作为少数民族的满族统治中国的合法性。为消除革命排满思潮,清政府将满汉平权的实现作为政治改革和...
关键词:满汉平等 民族国家 革命排满 清政府 
清末政府建构主权国家的努力及其困境被引量:2
《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126-130,共5页郭绍敏 
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清政府致力于推动各项政治改革,力图将中国变成一个主权完整的民族国家。为此,它做出了颇多努力,具体表现为对国际法的重视、对边疆地区新政改革的推动,以及积极进行修约的尝试。然而,作为一个权威资源不断流失、日...
关键词:清末政府 主权国家 国际法 修约 
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三大困境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179-184,共6页郭绍敏 
清末以来,中国开始从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历届中央政府(清末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都把建设一个主权完整的、具有集权性质的现代民族国家作为重要目标。但是,它们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面临三大困境:政府无法整合国内的...
关键词:政治转型 国家建设 民族主义 集权 民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