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人哲

作品数:21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环锭纺纱线纱线张力气圈环锭纺纱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纺织学报》《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造纸毛毯抗弯刚度和固有频率关系分析被引量:4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6期677-680,共4页郑平 王秋蓉 丁辛 杨金魁 陈人哲 
首先利用Peirce’s悬臂梁原理对造纸毛毯样品进行力学分析.将用数值方法计算得到的理论挠曲线与用斜面法测试得到的实际挠曲线进行对比,两者很好地符合说明了斜面法仍然适用于造纸毛毯的抗弯刚度测试.其次根据固体力学中悬臂梁横向振动...
关键词:造纸毛毯 固有频率 抗弯刚度 抗弯长度 
牵伸区浮游纤维变速的数学建模与仿真被引量:10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1-5,共5页姚杰 叶国铭 陈人哲 
有效地控制须条在牵伸区内浮游纤维的运动,使其变速点分布更为合理,尽可能降低条干不匀率,是牵伸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而对于纤维的运动大部分研究工作除实验分析外,也有一些学者在理论上对变速点的分布和变细曲线的关系作过讨论,但对...
关键词:变速点分布 数学建模 仿真 统计分析 
倍捻锭纱线张力变化的分析计算被引量:2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4期39-43,共5页毛立民 陈人哲 张善同 
研究当气圈底盘 (或称锭盘 )是锥面盘时倍捻锭纱线张力变化的分析计算 ,求得该锥面盘的力学作用是可以降低纱线在刚脱离储线盘进入该锥面盘时的初始张力。并对一种弹头式张力调节器进行力学分析 (这种调节器呈弹头形而非球形 ,故不能在...
关键词:纱线张力 锥面盘 信捻锭纱线 分析计算 
倍捻气圈张力及张力调节球的分析计算被引量:1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3期50-53,共4页陈人哲 顾洪波 毛立民 
文中第一部分通过气圈力学分析,求得倍捻锭气圈预端张力参数T0/ρω2R2的近似解。计算说明该参数主要决定于 气圈高径比H/R,其数值在较大范围内比较平坦,稳定少变。文中第二部分研究张力球的张力调节作用,给出了张力球锥座 锥角的上限...
关键词:倍捻气圈 空气阻力 张力调节球 纱线张力 纺织 
纺纱或退绕气圈颈部曲面及其最小半径的近似解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20-22,共3页陈人哲 顾洪波 
纱线气圈面的曲线外形在第一象限内是十分接近简单正弦曲线,但进入第二象限后则逐渐偏离该正弦曲线,在到达颈部时更形成显著差别。环锭纺纱时,如果钢领钢丝圈位置逐步接近该气圈颈部就将造成气圈崩溃和纱线断头。这里给出了气圈颈部曲...
关键词:气圈颈部 颈部最小半径 环锭纺纱 近似计算 
空气阻力所形成的环锭纺气圈空间曲线近似解被引量:2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51-54,共4页顾洪波 陈人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环锭纺气圈的纱线形态是一空间曲线,其空间倾斜角将影响钢丝圈运动的力学平衡条件,而形成该空间曲线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该空间曲线的精确计算比较繁复,本文以简单函数形式给出该空间曲线的正弦近似解,与精确解相对比其误差一般较小。
关键词:环锭纺纱 气圈空间曲线 空气阻力 
锭翼压掌压力与粗纱张力的关系分析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25-31,共7页毛立民 陈人哲 
本文通过对粗纱卷绕过程中锭翼压掌压力的分析和测试,深入探讨各种因素对压掌压力的影响以及粗纱张力与压掌压力的关系,为合理确定压掌的结构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卷绕 锭翼 粗纱张力 压掌压力 相关分析 粗纺机 
环锭纺气圈稳定性理论与气圈环控制被引量:1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68-82,共15页陈人哲 
本文是在前文~(1)基础上对环锭纺极限气圈与气圈稳定性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给出了气圈方程的椭圆积分解,用一系列曲线图来表示纱线张力与气圈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与正弦近似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示在常用情况下两种解相当接近;最后又...
关键词:环锭纺 气圈 稳定性 气圈控制环 纺纱理论 
环锭纺气圈理论被引量:1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32-43,共12页陈人哲 
本文按正弦曲线近似解给出了气圈形态参数与纱线张力参数之间一系列的相互关系曲线图,以无量纲参数形式来表示,由此可根据气圈实际形态参数算出较精确的纱线张力值,方法比较简便。另外这些曲线还清楚地显示了“极限气圈”的存在,在生产...
关键词:纱线张力 气圈崩溃 极限气圈 环锭纺纱 纺纱 
环锭纺机升降部件平衡凸轮与弹性元件的设计计算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86-95,共10页陈人哲 
新型环锭纺机利用弹性元件和干衡凸轮来替代传统用的重锤,以平衡升降部件的大部分自重,其中有用扭杆的,也有用螺旋圈簧的。本文利用功能原理来分析讨论它们的共同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也分别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这种平衡凸轮的设计计...
关键词:平衡凸轮 设计 环锭纺纱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