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苇

作品数:8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长波红外红外光学系统光学设计消热差设计光斑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光子学报》《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AD500-9激光测距系统的设计被引量:5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5年第4期773-778,共6页张艳香 陈梦苇 万小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177076)
基于AD500-9型雪崩光电二极管设计以窄脉冲发射、雪崩光电二极管偏置、弱光信号处理和计时电路为主要结构的激光测距系统.利用标准时基发生器对计时电路进行验证,采用线性拟合方法使时间测量的精度为10-10量级.采用软件校准方法将测距...
关键词:雪崩光电二极管 偏置电路 激光测距 微弱光电信号处理 
基于FPGA的线阵CCD实时图像采集系统被引量:1
《微型机与应用》2015年第13期42-44,48,共4页章金敏 张菁 陈梦苇 
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线阵CCD实时图像采集系统。系统采用线阵CCD TCD2252D作为图像传感器,使用CCD专用信号处理芯片AD9826对CCD信号去噪并实现高速A/D转换,同时用USB接口芯片完成CCD数据的传输,最后在上位机显示采集的...
关键词:实时采集 电荷耦合器件 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 信号处理 
位置敏感探测器综合实验仪的研制被引量:2
《物理实验》2014年第6期15-18,21,共5页杨应平 陈梦苇 胡昌奎 贾信庭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No.20120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2013-Ia-010)
在研究了位置敏感探测器光斑中心定位理论的基础上,研发了用于学生实验的位置敏感探测器综合实验仪.该实验装置采用硬件和软件2种光斑中心定位方式,能够实现简单、直观、快速、准确的光斑定位与测量.
关键词:位置敏感探测器 光斑 中心定位 
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实验装置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4
《物理实验》2014年第5期29-32,39,共5页杨应平 陈梦苇 贾信庭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No.20120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2013-Ia-010)
基于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光斑中心定位理论,研制了用于学生实验的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综合实验仪.该实验装置采用硬件和软件两种光电定向方式,能够实现简单、直观、快速、准确的定位跟踪目标.
关键词:四象限光电探测器 光斑 中心定位 
四象限探测器光斑中心定位算法研究被引量:10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第5期1124-1127,共4页陈梦苇 杨应平 贾信庭 冷芬 
针对激光光斑特性及定位算法对四象限探测器定位系统精度影响较大的问题,分析了激光光斑特性、四象限探测器定位理论及常用算法,研究了5种不同情况下激光光斑中心定位算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值积分,提出基于椭圆形、能量服从高斯分布的...
关键词:四象限探测系统 光斑特性 定位算法 数值积分 曲线拟合 
基于DSP和FPGA的实时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被引量:2
《微型机与应用》2013年第11期45-48,共4页戴权 杨应平 贾信庭 陈梦苇 李志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3-Ia-010)
针对目前对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的高速性和便携性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基于DSP、FPGA和ARM9的实时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利用FPGA的SoPC系统定制Nios Ⅱ软核处理器及相关外设IP核来完成图像数据的采集和存储。DSP通过EMIF接口和EDMA接...
关键词:图像采集处理 DSP FPGA ARM9 
基于TCS3200D的颜色再现与分类被引量:11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第2期257-260,共4页张菁 杨应平 章金敏 陈梦苇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2012-ZY-108)
介绍了一种结合新型颜色传感器TCS3200D与微处理器STM32设计的一种新型颜色识别系统.提高了颜色传感器颜色识别的精度与速度,简化了电路,同时也增强了系统扩展性.利用薄膜液晶显示屏TFTLCD显示出红绿蓝RGB值以及该RGB值对应的颜色,实现...
关键词:TCS3200D STM32 颜色再现 颜色分类 HSL颜色空间 
新型长波红外折衍混合消热差系统被引量:10
《光子学报》2010年第12期2143-2146,共4页郜洪云 陈梦苇 杨应平 陈彻 郑盼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Ia-028)资助
为了提高大靶面高分辨率光学系统的性能,基于衍射元件独特的温度特性以及热补偿理论,设计了工作波段为8-12μm、视场角为16°、F/#为1.9、后工作距为133 mm的新型折衍混合消热差系统.系统采用三片式结构,使用锗和硒化锌两种常用的红外材...
关键词:光学设计 消热差设计 折衍混合系统 红外光学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