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囡

作品数:15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雕塑北朝壁画墓墓葬壁画艺术风格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雕塑》《文史哲》《潮商》《东岳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朝向历史本身——雕塑概念扩展下的“中国雕塑史”之思
《美术研究》2025年第2期112-116,共5页韩小囡 
何为“雕塑”?何为“中国雕塑”?何为“中国雕塑史”?对现代中国而言,这其实是三个次第出现的新概念。虽然我们自上世纪初才逐一接受这些概念,但历经近百年的吸收与转化,它们已被普遍接受,并内化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
关键词:概念扩展 中国雕塑史 历史本身 现代中国 接受 
渐化西风——亚洲现代雕塑教育的肇始与变迁
《雕塑》2023年第6期64-65,共2页韩小囡 
广州美术学院2020年项目库科研项目《2020第二届中国雕塑教育论坛》成果(项目编号:20HYB61)。
对于近现代亚洲而言,现代雕塑教育实为“舶来品”。可以说,“渐化西风”是整个亚洲地区现代雕塑发生与发展的共同路径。亚洲现代雕塑教育的整体进程中,“西方化”与“去西方化”的观念缠绕,“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关系或许将是需要长...
关键词:现代雕塑 广州美术学院 二元关系 发生与发展 学术主题 西方化 教育的发展 舶来品 
为学须有本原——雕塑史论教学之思被引量:1
《雕塑》2020年第6期86-87,共2页韩小囡 
2017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改革一般类教改项目《雕塑艺术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粤教高函[2018]1号]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美术学院中的雕塑史论课程建设都较受忽视,构建较为完善的适应当代需求的雕塑史论教学体系已势在必行。中国雕塑在借鉴西方之路上,先后经历"重造型""重材料"的阶段,如今对"观念"的重视使得雕塑史论教研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艺...
关键词:雕塑史论 雕塑教学 中国雕塑史 材料与观念 
中国雕塑教育的当代之路——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被引量:1
《雕塑》2017年第3期39-40,共2页韩小囡 
美术教育有它的特殊性,主要缘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美术与科学不同,其标准的模糊性与时代性较为突出.变化迅速.以至于“艺术可以教吗?”成为了一个重要命题。高校教育要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对美术教育而言,这似平是更为迫切的问...
关键词:广州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 当代语境 雕塑 中国 高校教育 视觉文化 知识结构 
新塑形:艺术“劳作”中的自我观看与社会观照
《美术学报》2014年第5期120-123,共4页韩小囡 
"塑造"是造型艺术的最重要且最基本的命题,艺术发展到今天,对"形"的塑造,尤其是倾向于再现的所谓"具象"塑造,已不是当代艺术的前沿,但我们不应将由再现技术支持的系统与使用该技术所产生的某些作品绑定起来,从而时其产生偏见。在新视觉...
关键词:新塑形 具象塑造 观看 观念性 
墓葬壁画研究的方法论探讨——从美术考古的角度出发被引量:1
《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84-88,共5页韩小囡 
要加强对墓葬壁画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有必要从一个学科的高度,对墓葬壁画的研究进行一些方法论规定性的思索。对某一时期墓葬壁画的研究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步骤或层次:一、利用传统考古学的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对壁画墓资料进行系...
关键词:墓葬壁画 方法论 美术考古 
图像与文本的重合--读宋代铜镜上的启门图被引量:6
《美术研究》2010年第3期41-46,共6页韩小囡 
启门图像自汉代开始较为流行,至唐宋时期都有延续,从对其各种载体的功能分析来看,启门图属于丧葬艺术范畴,是解读中国古代丧葬艺术及观念演变的一个重要线索。本文将宋代铜镜上的启门图像与宋代民间流行的志怪故事相对照,发现同时期图...
关键词:宋代铜镜 启门图 丧葬艺术 图像与文本 
墓与塔——宋墓中仿木建筑雕饰的来源被引量:12
《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95-100,共6页韩小囡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GR-02)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晚唐至宋代墓葬中的仿木建筑雕饰与隋唐时期的地上建筑——仿木砖塔的装饰相联系,推断宋墓中流行的仿木建筑雕饰最早应是受到地上仿木砖塔建筑装饰的影响。
关键词:宋墓 仿木建筑雕饰 仿木砖塔 
消费社会的“去经典化”与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
《雕塑》2010年第2期56-57,共2页韩小囡 
中国是否进入了消费社会,人们对此还存有争议,但摆在面前的事实是,消费已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它不仅仅是人们用来满足物质需求的简单行为,而是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消费来建构自己的社会阶层、文化身份,满足某种...
关键词:消费社会 雕塑艺术 去经典化 当代 中国社会 形象价值 物质需求 社会阶层 
“继古开今”渐成趋势——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观后感
《雕塑》2009年第4期62-63,共2页韩小囡 
对于艺术的继承与拓展实质就是对于守与变的认识,而工艺复兴的论题又是对手工艺与工艺美术的发展以及本质精神的探讨。本期《当代艺术三题》《适者生存与识者生存》《对工艺复兴的几点思考》等文章,是切中以上话题,理论性较强的批评文...
关键词:中国 年鉴 雕塑 国际 观后感 专题座谈会 五四运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