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驰

作品数:20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盟美学研究文化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月刊》《学习与探索》《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艺理论与批评》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艺创作要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以电视剧《繁花》的主要人物塑造为例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第3期158-163,共6页王莎 马驰 
电视剧《繁花》播出以后,毁誉参半。该作品描画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中的上海一隅,记录了上海滩上部分市井生活,但与那个改革开放潮流涌动、勃起奋进的上海不甚相干。如果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繁花》 典型形象 典型人物 
论汉画像艺术“深沉雄大”美的内在意蕴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30-135,共6页王莎 马驰 
汉画像艺术“深沉雄大”之美中富含深刻的内在意蕴。汉画像艺术的构图逻辑和丰富元素,展现出宏大豁达的胸怀,体现了汉代的“大一统”思想与包揽一切的宇宙观。其活力四射的形象、张力十足的画面、自由流动的线条体现出了“事死如生”的...
关键词:汉画像 深沉雄大 一统性 生死观 主体意识 
痛悼盟友蒋华良
《群言》2023年第1期38-39,共2页马驰 
昨天,吉永华教授发来信息,说华良先生走了,我还以为是网上谣传,最后竟被确认情况属实,这实在太突然了!我与华良本不是一个行当里的人。他做药物研究,我做文学理论研究,是民盟让我们相识、相交,成为挚友,走得很近。我们的交往始于多年前...
关键词:全国代表大会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友谊宾馆 民盟 文学理论研究 靶向药物 
从民盟一届二中全会到一届三中全会:民盟的“政治天平”向左倾斜
《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9期192-197,共6页马驰 
民盟自成立起,为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自抗战胜利以后,人民并没有迎来和平、民主的新生活。国内的政治环境不断恶化,南京政府和蒋介石反动集团“假和谈,真内战”的面目暴露无遗,民盟在政治上...
关键词:民盟 “二中全会” “三中全会” 中间道路 联合政府 
中丹万年桂陶文化联合考察纪要被引量:3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年第9期127-133,共7页马驰 
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3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丹麦研究中心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系联合组织“中丹广西万年桂陶联合考察组”,赴广西对万年桂陶文化开展为期六天的实地考察与系统走访,旨在进一步...
关键词:上海社会科学院 哥本哈根大学 联合考察 传承发展 跨文化 实地考察 丹麦 
北京主题图书在丹麦的出版研究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82-89,共8页蒋芳芳 马驰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北京主题图书在丹麦出版调查研究”(19JDXCB012)。
丹麦出版中国/北京主题图书,是丹麦图书市场自由化的表征之一,也是丹麦和中国文化互联互动的直接表现。丹麦图书市场出版北京/中国主题图书的种类起伏较大,整体态势不算平稳,其主要受到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丹两国关系、出版行业自...
关键词:北京 丹麦 主题出版 图书出版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完善我国托育制度
《群言》2022年第4期38-40,共3页马驰 
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人口前景》报告显示,从1950年至2020年,全世界的总和生育率(TFR)由4.97下降至2.47,其中发达国家的相应指标由2.82下降至1.64。为了解决托育问题以鼓励生育,发达国家采取了不少措施,政策标配主要包括经济补贴、税收优...
关键词:税收优惠 国民福利 北欧国家 国际先进经验 福利政策 鼓励生育 政府主导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陈望道先生的精神遗产
《群言》2022年第2期8-11,共4页马驰 
陈望道先生是《共产党宣言》中文正文全译本的译者,也是著名的修辞学专家,他的《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奠基之作。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复旦大学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复旦人亲切地称他为"望老",同时他还长期担任民盟中央和民盟上...
关键词:《修辞学发凡》 精神遗产 中国现代修辞学 陈望道先生 全译本 奠基之作 复旦大学 民盟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写照--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创作成因考被引量:4
《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4期1-7,F0002,177,共9页马驰 
1953年,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发现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市血吸虫病流行极为严重。沈钧儒于9月16日给毛泽东写信反映了这一情况,建议卫生机关加以重视,加强并改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这封信引起毛泽东的重视,毛泽东于9月27日给沈钧儒回...
关键词:毛泽东 沈钧儒 血吸虫病 疫情防控 《七律二首•送瘟神》 
怀疑和批判是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
《群言》2020年第12期8-10,共3页马驰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而不断更新,并最终形成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关键词:人类社会活动 不竭动力 内在精神 日常生活 民族 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