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翠玲

作品数:18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吸纳能力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实证研究企业信息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科研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情报杂志》《情报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事件的信息传播动态监管策略研究
《情报科学》2016年第11期32-36,共5页余翠玲 孙旷怡 杜翠兰 王丽宏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计划(2012BAH46B01)
如何采取有效的监管策略对网络事件进行处置是互联网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信息源、话题、事件三个层面,逐层剖析网络事件的特征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扩散指数"这一指标,分为用户指数、传播指数、关注指数三个维度,对事件进...
关键词:信息传播 事件分级 监管策略 动态监管方案 
业务流程匹配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价值工程》2013年第16期60-63,共4页齐晓云 王伟 余翠玲 
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启动基金(2011QD07X)
流程匹配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绩效而有意识地、始终如一地协调企业管理平台和信息平台关系中的所有要素,使信息系统(IS)与业务流程在功能结构上达成一致。企业业务流程匹配程度越高,则企业绩效就越好,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业务流程匹配进行研...
关键词:流程匹配 影响因素 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吸纳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情报科学》2013年第1期26-30,共5页余翠玲 施莹 
阐明IT吸纳能力的概念和维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IT吸纳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方面:知识存量、IT管理、IT文化、IT基础设施;进一步分析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指出这四个要素正好对应着组织能力的四个层次:文化层、认知层、...
关键词:信息技术 吸纳能力 构成要素 
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及其测量工具研究
《情报科学》2012年第11期1709-1714,共6页余翠玲 毕婷 施莹 
将吸纳能力应用到信息技术(IT)背景,从过程/能力视角提出IT吸纳能力的概念,剖析IT吸纳能力的结构,将其划分为采纳能力、实施能力、融合能力三个维度,并开发出一套针对这三个维度的测度量表,利用问卷调研数据对量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吸纳能力 测量工具 
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对信息系统成功的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5
《情报学报》2012年第7期748-758,共11页余翠玲 陈太博 施莹 
提出信息技术(IT)吸纳能力的概念,指出IT吸纳能力是促进信息系统(IS)成功的重要因素。将IT吸纳能力划分为采纳能力、实施能力和融合能力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它们对IS成功的作用机理。利用16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
关键词:信息技术 吸纳能力 信息系统成功 作用机理 
基于多角度图像匹配的手机拍照场景识别研究被引量:2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年第2期451-453,共3页吴潇 时磊 涂登彪 余翠玲 任彦 
针对目前手机拍照识别过程中难以识别大角度旋转和俯仰角度变化目标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能够容忍图像旋转和扭转变化的改进型SIFT关键点匹配算法;该算法通过模拟目标任意多角度水平旋转和垂直扭转,提前计算多组SIFT特征;在手机拍照识别...
关键词:手机拍照 物体识别 SIFT特征匹配 计算机视觉 
信息技术吸纳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软科学》2011年第11期15-18,29,共5页余翠玲 毕婷 施莹 吴潇 
从过程/能力视角提出IT吸纳能力的概念,剖析IT吸纳能力的维度结构,深入分析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提出14个假设,利用问卷调研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全部假设都得到验证。揭示出IT吸纳能力的三个维度各自受到哪些因素的影...
关键词:信息技术 吸纳能力 影响因素 
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研究被引量:13
《科研管理》2011年第9期83-90,124,共9页余翠玲 毕新华 齐晓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90648),起止时间:2009.8-2010.12
基于205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我国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的动态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将企业应用的典型信息技术分为五种类型:财务/人事系统、其它单/多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全局集成应用系统、跨企业应用系统、技术型...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采纳 生存分析 
我国企业IT投资成长模式及中美比较研究被引量:1
《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22期75-79,共5页毕新华 齐晓云 余翠玲 于宝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企业信息系统成长的宏观与微观过程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0471014);吉林大学"985工程"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东北地区企业信息系统成长的宏观与微观过程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081212)研究成果之一
为全面探索我国企业IT投资成长模式及中美差异,为我国政府制定信息化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以IT产品价格变化为技术进步的替代变量,结合技术扩散模型,分析我国294家企业1982-2008年IS建设历史数据。结果表明:我国企业IT投资受到技术进步的...
关键词:IT投资 成长模式 技术进步 技术扩散 信息系统 
我国企业信息系统成长过程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16期63-67,共5页于宝君 毕婷 齐晓云 余翠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企业信息系统成长的宏观与微观过程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0471014)研究成果之一
为探索我国企业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的一般规律,在294家企业1 039个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过程数据的基础上,选择"信息系统应用的广度"和"信息系统应用深度"作为变量,使用系统聚类法对企业信息系统(IS)成长过程进行定量化的阶段划分和成长轨迹...
关键词:信息系统 成长过程 成长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