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道路结构方程模型艺术渊源宋元戏曲艺术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交通运输工程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化遗产》《怀化学院学报》《戏曲艺术》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琵琶记》在辰河高腔中的传承演变——兼论地方戏口述编创被引量:1
《怀化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26-31,共6页刘丽娟 郑劭荣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湖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口述历史的采集与研究"(16C0072)
《琵琶记》是辰河高腔较早上演的骨子老戏,继承了元明清传统本《琵琶记》部分关目排场、戏词和曲牌,其演出形态保留有南戏以及宋杂剧的某些特征。辰河戏《琵琶记》的演变主要涉及关目与场次的调整,剧情的改写、增扩、重造以及戏词与音...
关键词:《琵琶记》 辰河高腔 变迁 口头编创 
论宋元戏曲“科介”之艺术渊源被引量:3
《戏曲艺术》2010年第2期20-23,46,共5页郑劭荣 刘丽娟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06C143);长沙理工大学资助科研项目"后戏剧时代高校传统戏曲教育创新研究"(JG0914)
本文通过对宋元戏曲中"做功"、"武打"、"舞蹈"、"拟声"等四类"科介"的分析研究,指出"科"、"介"源自道教与儒家的仪式行为,而其具体的表演动作,则广泛吸收、移植了历代百戏、杂技、游戏、舞蹈、民间社火中的表演技艺,显示出古典戏曲从仪...
关键词:宋元戏曲 “科介” 艺术渊源 
我国影戏艺术的演进及其现代转型
《文化遗产》2009年第1期142-147,共6页郑劭荣 刘丽娟 
长沙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中国影戏特征及其姊妹艺术"成果
影戏的艺术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音乐唱腔、剧本体制、影偶造型、唱念技艺等方面经历了一个逐渐戏剧化的演变过程。1949年以后,影戏艺术开始分化和转型,产生了以国营专业剧团为艺术主体的新型影戏,走着一条与传统影戏不同的艺术路径。
关键词:影戏艺术 演进 现代转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