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

作品数:11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阳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舱门高层建筑防火滑车控制室救生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成人教育》《中国住宅设施》《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中外建筑》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筑设计方法新论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89-92,共4页刘作 
基于方法的基本概念,对建筑设计方法学的既往研究及其成果进行了概述,认为相关方法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对建筑概念设计的含义及其地位进行了再检视,提出了基于建筑概念设计之上的建筑设计方法新论。试图从5个方面构建出建筑方法体系的...
关键词:建筑设计 方法论 建筑概念设计 
场所精神视角下宛南地区乡村景观风貌保护与复兴研究被引量:1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97-103,共7页季海迪 刘作 王婷婷 何延昊 
2021年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计划项目(R-2102);2023年南阳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文旅深度融合视角下南阳地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活化与传承路径研究。
构建优良的乡村景观风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必备条件。如何提高乡村场所的辨识度,重塑具有特色的乡村“场所精神”,如何加强人们对乡村环境的认同感和对故土老家的归属感,是推进乡村振兴和保持乡...
关键词:场所精神 宛南地区 乡村景观风貌 保护与复兴 
邓州花洲书院造园特征及景观营造方法探析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81-86,93,共7页高磊 刘作 范玉龙 季海迪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310225);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0B180007)。
书院是我国古代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花洲书院在古代书院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园林形式是古典园林的一种非主流类型,但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一脉相承。本文在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对花洲书院的选址、造园特征和景观营造方法...
关键词:花洲书院 造园特征 景观营造方法 
基于场所文脉理论的城市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以南阳市王府山片区为例被引量:1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90-97,共8页季海迪 刘作 单向导 杨青青 
2019年河南省社科联项目(SKL—2019—3272)。
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城市从增量规划向存量的转变,城市更新占据重要地位。王府山片区是南阳古城文脉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由于长期没有受到重视,变成了古城的一个消极空间,本文通过对南王府山片区空间与文脉的研究,明确片区...
关键词:场所文脉 城市更新 南阳王府山 
南阳现象转识成智《南阳学》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20-123,128,共5页张传奇 刘作 
将南阳现象转识成智为《南阳学》,具有振兴南阳文化、复兴中华文化、新兴世界文化的三重意义。宛智慧是南阳学的逻辑内涵;南阳学是宛智慧的逻辑形式。建立南阳学的逻辑起点是促进南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逻辑终点是促进南阳文化的创造性...
关键词:人类智谱 地球圈层 转识成智 
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探究被引量:1
《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第20期83-84,共2页谭征 刘作 
目前,我国处于大规模城市建设时期,随着建筑设计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建筑类设计师必然将投身于这项工作当中,而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成为我们时下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文章着重于培养卓越工程师路径的探究。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培养路径 校企联合 研究 
南阳市发展建设的战略研究——论2010年后南阳市建设规划要领和结构模式被引量:1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刘作 
区域中心城市是世界各国各个阶段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但是,抛开区域中心城市及其与所在区域各个方面的有机关系,就会出现人为的不科学引导,导致不切合地域实际的畸形发展现象。因此,本文从区域中心城市本身发展模式、应该具备的功能及...
关键词:区域中心城市 框架 模式 功能 层级 
“新四合院”型健康住宅被引量:1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198-201,共4页谭征 刘浩 刘作 马恒 
通过设计方案,论述了“天人合一”的“新四合院”型健康住宅模式,探讨了符合人们需要的住宅设计新理念。
关键词:健康住宅 天人合一 四合院 环境 
当前住宅建筑的节能措施探讨
《中国住宅设施》2005年第5期20-22,共3页谭征 刘作 
本文介绍了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住宅建筑节能的措施,在有效利用能源、合理使用资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
关键词:住宅建筑 节能措施 人类生存环境 建筑节能 利用能源 合理使用 
建筑文化的涵构与互化特征被引量:1
《中外建筑》1998年第2期15-16,共2页刘作 
文化是个大系统,建筑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们的关系应是涵构交互的。建筑是世界中一种实体存在,环境是随同世界各元素的普遍存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交织共存的。建筑处于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空间环境或人类行为生活环境...
关键词:建筑文化 涵构 互化 互化涵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