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诗

作品数:37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军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智慧说社会主义思想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军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天津社会科学》《今日中国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培育官兵血性的四种文化路径被引量:1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8年第1期1-4,共4页刘明诗 龙心刚 胡姝婧 
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基金资助项目(HJGSK2014G134)
"有血性"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重要标志,应该大力拓展多种文化路径来培育官兵血性。首先,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为培育官兵血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充分发挥我军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血性传统,为培育官兵血性提供直接的精...
关键词:血性 培育 文化 路径 
论中共中央对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战略指导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8年第1期22-27,共6页龙心刚 刘涛 刘明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BDJ039);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基金资助项目(HJGSK2014G134)
从中央红军长征前夕至结束,中共中央通过各种方式对南方游击战争进行了战略部署和指导,直接推动了南方各游击区的工作从苏区方式向游击方式、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两次战略性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既体现了中共中央对战略全局...
关键词:长征 中共中央 战略指导 南方游击战争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深研究——汪信砚教授新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与创新》评介
《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第1期124-126,共3页刘明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冯契与李达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比较研究"(15BZX003);海军工程大学自主立项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20161485)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汪信砚教授很早就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并一直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其新近出版的《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传统与创新 汪信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授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评介 研究成果 
论冯契与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7年第2期235-244,共10页刘明诗 彭克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冯契与李达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比较研究”(15BZX003)的阶段性成果;海军工程大学2016年自主立项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20161485)的阶段性成果
在实践概念上,李达把实践理解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而冯契把实践理解为“要求自由”的活动。基于对实践观的理解,李达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为“实践唯物论”,而冯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李达侧重结合中国...
关键词:李达 冯契 马克思主义 实践 
一部精心编纂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鸿篇巨著——《李达全集》评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7年第2期291-294,共4页刘明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冯契与李达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比较研究”(15BZX003)的阶段性成果;海军工程大学2016年自主立项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20161485)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的最终成果《李达全集》,新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教育部长江学者、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主编,并由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陶德麟教授作序。这部20卷900余万字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 鸿篇巨著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论析被引量:1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7年第4期10-15,共6页郭松岩 刘明诗 
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基金资助项目(HJGSK2014G134)
军人必须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两不怕"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生死观在我军革命斗争中的生动实践,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生死观念的继承和升华。它是由观念支持层、价值导向层、双向对流层三个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按一定方式联结起...
关键词:“两不怕”精神 思想源泉 内在结构 培育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方法自觉——以李达、冯契为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7年第1期18-26,共9页刘明诗 叶念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冯契与李达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5BZX003)的阶段性成果;海军工程大学2016年自主立项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2017年项目“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为成功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家,李达和冯契的共同之点在于,他们坚持自觉的民族意识与中国问题意识的统一,坚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研究与兼收并蓄的统一,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保持独立人格的统一。这对于我们在21世...
关键词: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方法 李达 冯契 
试论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阐释与运用被引量:1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7年第2期87-92,共6页叶念 刘明诗 
海军工程大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HGDLXY17SK004)
李大钊积极地研究唯物史观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向当时缺乏科学世界观指导的中国民众系统阐释了唯物史观所包含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阶级竞争说等基本原理。他运用唯物史观重新阐述中国历史、重建中...
关键词:李大钊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 
冯契的和谐思想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6年第1期1-9,共9页刘明诗 龚耘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冯契与李达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5BZX003)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研究”(项目编号:15GJ005-012)的阶段性成果;海军工程大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冯契与李达哲学思想比较研究”(项目编号:HGDSK2015B04)的研究成果
冯契'智慧说',通过分析本然界、事实界、可能界和价值界的内涵和演化,提出天道与人道的和谐根本在于人的实践活动;通过分析科学和人文不和谐的哲学根源,提出'转识成智'这一现实路径来消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通过对物我关系的考察,提...
关键词:冯契 和谐 智慧说 
李达与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5年第1期124-133,共10页刘明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0&ZD062)的研究成果
李达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先行者和杰出代表,他不仅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而且全面论述了我国法律的基本规定性,还深刻阐发了我国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作出了突出贡献。李达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
关键词:李达 马克思主义法学 中国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