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作品数:23被引量:25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损害赔偿诉讼生态环境环境公益诉讼生态损害赔偿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法学》《时代经贸》《科教导刊》《私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司法实现机制的体系化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4-59,125,126,共18页刘静 闫宇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生态环境损害的公法救济机制完善研究”(24CFX079)。
为实现对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我国构建了行政救济机制与司法救济机制,在两类救济机制中,生态环境损害的行政救济机制在救济的专业性、时效性上具有优势,应当优先于司法救济适用,但仍需进一步明确如何判断司法救济机制的启动时机。在生...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救济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作为的认定标准
《荆楚法学》2023年第6期78-91,共14页刘静 
近年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尤其是行政不作为之诉蓬勃开展。但对不作为的认定标准,立法和规范性文件仅给出了有限的指导。本文通过对裁判实践的梳理表明,法院在审查标准的选择上对传统行政诉讼理论有所突破;但普遍存在对作为义务来源的...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不作为 认定标准 法律监督 
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下的规制工具整合研究被引量:7
《法学评论》2023年第3期163-173,共11页刘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法典》实施中绿色条款的法律适用研究”(项目编号:21CFX046)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环境规制正经历着从污染控制导向到环境质量改善导向的转型。在环境规制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日益复杂多样的规制工具。以污染防治领域为例,规制工具箱既包含了侧重环境质量目标设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总行为进行控制的污...
关键词:环境质量改善 环境规制工具 工具互动 工具整合 
环境民事诉讼中的防御性责任研究被引量:1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47-63,109,110,共19页刘静 宋洋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法典》实施中绿色条款的法律适用研究”(21CFX046)。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将具有预防作用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作为独立的条文提至第一章一般规定中,区分了防御性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同时,由于环境损害的不可逆性,预防性救济更具意义。但在...
关键词:环境侵权 防御性请求权 防御性责任 预防性公益诉讼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界限被引量:16
《法商研究》2022年第3期187-200,共14页刘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FX040)
我国立法引入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但未对其进行界定。学界对其下定义从“公共利益”一词的语义分析入手,而“公共利益”本身含义含混多变,充满争议,既无法明确界定公益诉讼的范畴,也难以回应实践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保护利益多元...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功能主义 公共利益 司法权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措施探索被引量:7
《科教导刊》2021年第3期65-67,共3页何珊 方堃 刘慧明 刘静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是教育部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从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目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武汉大学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措施和遇到的问题,旨在提...
关键词: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资源建设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的损害认定及量化被引量:34
《法学评论》2020年第4期156-167,共12页刘静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重点资助团队“大健康法制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环境媒介的流动性给损害事实的认定带来了挑战,并导致实践中出现了通过行为违法性推定损害事实的倾向,但这一推定并无诉讼法之依据,也与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设立的目的相左。从平衡行为...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损害推定 认定标准 量化 评估方法 
生态损害救济体系的重构被引量:4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5,共5页刘静 蒋婷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治理工具的互动与整合研究》(17CFX040)。
我国生态损害的救济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且以私法手段为主导,不同救济手段间缺乏协调。对不同救济方式的特点和局限性的分析显示,我国应采用以公法救济为主导、私法救济为补充的复合救济模式。公法救济与私法救济衔接问题实际上是不同...
关键词:生态损害 行政救济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 救济体系 
论生态损害救济的模式选择被引量:68
《中国法学》2019年第5期267-284,共18页刘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治理工具的互动与整合研究”(项目批准号:17CFX040)的阶段性成果
围绕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我国建立了私法主导的生态损害救济体系。这一体系在发展环境法治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主体角色错位、政府主导的修复和司法判决难以衔接以及法院主导修复能力有限等问题。而生态损害的公...
关键词:生态损害 救济模式 公法救济 环境公益诉讼 
论中国核损害赔偿机制
《私法》2019年第1期186-216,共31页刘静  杨子超(译) 胡伟强(校) 
目次一、导论188二、背景190(一)中国核政策简史190(二)中国核规制机制的转变193(三)中国的核工业194三、核损害责任的法律框架195(一)法律框架196(二)两份批复的效力及层级199四、责任规则201(一)核损害的定义202(二)严格责任205.
关键词:核损害赔偿 核政策 核电站 《民法通则》 人身损害 财产损失 侵权法 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 赔偿额 规范性文件 核事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