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草

作品数:21被引量:27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经济增长农民工财政分权社会资本代际差异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财经科学》《经济学报》《上海经济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异质性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与中国结构转型
《经济学报》2023年第4期305-336,共32页卓玛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2018XSH004)的资助。
本文为两部门异质性替代弹性提供了一个来自中国的研究,将有偏技术进步嵌入多部门结构转型模型,拓展AG和NP模型将“要素再平衡效应”纳入理论机制。基于中国1984年以来的数据,发现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内部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部门间产品需...
关键词:要素替代弹性 有偏技术进步 结构转型 
异质性要素替代弹性与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兼论新发展格局稳增长的来源被引量:5
《经济科学》2022年第6期22-38,共17页卓玛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户籍制度、城市规模体系与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联性研究”(项目编号:2018XSH00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双层嵌套CES函数和有偏技术进步引入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供需结构、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解释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采用NLSUR估计中国三次产业异质性替代弹性“真实”值。研究发现:相对价格效应是结构变迁的主导机制,要素...
关键词:要素替代弹性 要素效率增长率 产业结构变迁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特征、驱动机制及成因分解--理论模型与定量事实被引量:3
《中国经济问题》2022年第4期125-140,共16页卓玛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2018XSH004);钟契夫国民经济学科发展基金。
本文基于“需求增加值法”结合供给侧相对价格效应、需求侧收入效应和其他因素量化评估广延和集约边际需求变化,解释中国1981—2017年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和成因贡献。采用NLSUR参数估计法与反事实模拟分析发现:(1)恩格尔效应是决定农业...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迁 需求增加值法 恩格尔效应 鲍莫尔效应 
中国要素配置与人力资本错配效应的分行业测算分析被引量:5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13-123,共11页卓玛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户籍制度、城市规模体系与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联性研究”(2018XSH004)。
中国创新驱动的新增长模式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关键是在结构性存量调整和结构性改革变迁的宏观战略中、在解决要素错配过程中纠正人力资本错配。利用中国2004—2017年19个行业面板数据,构建劳动力质量指数测度细分行业人力资本存量,演绎A...
关键词:要素配置 人力资本错配 错配指数 TFP增长率分解 
中国研发投资回报率新估计与省际最优规模:理论与经验证据被引量:1
《现代经济探讨》2021年第3期11-20,共10页卓玛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户籍制度城市规模体系与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联性研究”(编号2018XSH004)。
在Jones和Williams(1997,2000)理论框架下,分别求解研发投资规模的分散经济稳态解、实际解与最优解的参数解析式,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为样本,结合成本函数法、R&D净投入校正及对数线性化修正模型,采用全面FGLS方法估计中国...
关键词:内生增长 研发投资回报率 实际规模 最优规模 
人口稀释效应对经济增长异质性的影响——基于人力资本积累、R&D传导的机理分析被引量:3
《人口与经济》2021年第1期99-115,共17页卓玛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户籍制度、城市规模体系与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联性研究”(2018XSH004)。
将人口增长“稀释效应”嵌入一个四部门水平创新框架,提出一个同时内生化个体经济行为、R&D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推导并刻画了经济收敛于BGP均衡及影响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为解释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不确定影响的“...
关键词:稀释效应 人力资本积累 水平创新 增长 
中国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诱发依存、动力来源及因素分解研究被引量:4
《现代经济探讨》2020年第1期10-18,共9页卓玛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户籍制度城市规模体系与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联性研究”(编号:2018XSH004)
利用国家统计局2000-2015年投入产出表及延长表,从需求侧系统估算了最终需求增加值、生产总值的诱发结构并刻画了经济增长动力来源,边际贡献在于从需求结构分解影响总产出增长变化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结果表明:消费需求增加值诱发系...
关键词:需求结构 供给结构 动力来源 总生产分解 
中国城市规模与劳动生产率关系再检验——基于集聚来源与规模效率内在机理的分析被引量:8
《人口与经济》2019年第5期53-65,共13页卓玛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户籍制度、城市规模体系与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联性研究”(2018XSH004)
利用2004—2015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3360个样本组数据,从有效劳动规模效应和中间投入品本地化市场效应两个集聚来源出发,结合城市增长理论模型系统探讨了城市规模效率的内在作用机理及约束机制,分析城市规模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规...
关键词:城市规模 劳动生产率 集聚经济 内在机理 
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实现路径被引量:127
《经济学家》2019年第1期104-112,共9页卓玛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户籍制度;城市规模体系与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联性研究"(2018XSH004)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如"鸟之双冀、车之双轮",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新定位、战略新思想、发展新思路。城乡关系重塑以"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
关键词:新时代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城乡融合发展 
新常态下农民工城市资本积累与市民化路径被引量:7
《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105-112,共8页卓玛草 孔祥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城市资本积累与融入城市能力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BSH013)的资助
该文沿着中国城镇化道路逻辑路径,以"完全城市化、实质市民化"为目标,从国家新常态战略选择解释"农民工市民化",破解"农民工市民化何去何从"的难题。该文从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首先针对农民工经济资本贫困、人力资本欠缺、社会资本匮...
关键词:新常态 城市资本积累 农民工市民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