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秋菊

作品数:13被引量:8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主导产业马铃薯产业生态环境治理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水土保持》《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首都生态圈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差异及政策驱动研究——以河北省围场县为例被引量:7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第6期165-170,共6页甘超华 马礼 南秋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06;40471123)资助
以围场县为例,通过运用多项数量指标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动态特征进行探讨,分析了围场县在生态建设中政策调控对土地利用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1992年~1998年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较为剧烈,但耕地变化缓慢;199...
关键词:首都生态圈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建设 驱动力 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还草经济政策优化调控被引量:5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第4期66-69,共4页甘超华 马礼 南秋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71039);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KM200310028113)
退耕还林还草作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重建的切入点,在实际操作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对当前退耕还林还草的社会经济特征、政策安排、协调机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区域粮食适度自给定位、部门协调机制创新、产权制...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 经济政策 优化调控 北方农牧交错带 
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地下水资源及其持续利用对策研究——以河北坝上为例被引量: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305-308,321,共5页甘超华 马礼 南秋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71039);北京市教委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KM200310028113).
作为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部分,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笔者详细分析了坝上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赋存特征及脆弱性,重点对坝上井灌区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科学...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 持续利用 半干旱 农牧交错区 河北坝上 对策研究 可利用水资源 农牧交错地区 水资源分布 水资源利用 地区差异 坝上地区 自然因素 农业发展 赋存特征 井灌工程 科学规划 灌溉农业 加强管理 脆弱性 井灌区 
坝上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14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年第2期100-104,共5页南秋菊 马礼 甘超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1039);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KM200310028113)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方向,应该根据产业结构的一般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定。基于这种理由,以河北省沽源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区农业产业结构内部各业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沽源县现有基础条件、限制因素...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 产业结构优化 沽源县 坝上地区 
河北坝上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被引量:3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年第2期108-111,116,共5页甘超华 马礼 南秋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0071039);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KM200310028113)
以围场县最近两期土地详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表、转移矩阵和区间相对变化率比较表;再结合有关社会数据,对1992~2002年围场县10年间土地转移情况进行空间分析;进而探讨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变,分析坝上、坝缘和坝...
关键词:土地转移 空间分析 土地利用 
围场县农业地域资源优势与产业开发研究被引量: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第2期176-179,共4页南秋菊 马礼 甘超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0071039);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资助(KM200310028113)
针对围场县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评价了该县资源优势,即丰富的土地资源、洁净的生产环境、冷凉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等;分析了制约围场地域资源优势产业开发的障碍因素: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产...
关键词:地域资源 优势产业 产业开发 农业 马铃薯产业 区域特色产业 产业结构 围场县 场地 生态环境治理 
坝上地区资源优势与主导产业优化初步研究被引量: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118-122,共5页南秋菊 马礼 甘超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 40 0 710 3 9);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资助 (KM2 0 0 3 10 0 2 8113 );首都师范大学学生科研项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生态匹配模式研究>资助
针对坝上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客观评价该区资源优势,分析了坝上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误区和引起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要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进行畜牧业、错季蔬菜产业、马铃薯产业、草产业、生态旅游业等主导产业建设。
关键词:资源优势 坝上地区 产业优化 社会经济条件 马铃薯产业 生态旅游业 客观评价 环境问题 产业发展 蔬菜产业 产业建设 主导产业 畜牧业 草产业 
基于水资源的坝上植被生态恢复建设被引量:2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4期39-42,共4页甘超华 马礼 南秋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71039);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KM200310028113)资助。
在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是植被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农牧交错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根本。本文根据坝上各县水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水资源在坝上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光温资源的耦合程度;探讨了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对植被生长与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恢复建设 水资源 坝上 植被生态 时空分布特征 植被分布规律 半干旱地区 农牧交错区 限制因子 生态建设 生态恢复 调查资料 光温资源 植被生长 自然恢复 林草植被 持续利用 地带性 
河北省坝上地区生态建设政策安排与优化调控研究——以沽源县为例被引量:6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第2期97-100,共4页甘超华 马礼 NAN Qiu-ju 南秋菊 龙学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坝上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40071039);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坝上生态农业建设研究>(KM200310028113)。
本文以坝上沽源县为例,对当前生态建设政策安排,尤其是财政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草场禁牧中的制约因素,认为只有进行区域产业科学定位、建立政策协调机制、进行制度创新、区域产业专业化分工、适度生态...
关键词:沽源县 生态建设 政策安排 制度创新 
坝上植被恢复建设分区研究被引量:2
《中国水土保持》2005年第2期31-34,共4页马礼 甘超华 南秋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 0 71 0 39) ;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资助 (KM 2 0 0 31 0 0 2 81 1 3)
在半干旱地区 ,水资源量是植被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 ,也是农牧交错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依据。以河北坝上为例 ,分析了降水因子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结合立地条件与土地退化区域分布现状 ,参照坝上植被生态建设相关成功经验 。
关键词:植被恢复 生态建设 分区 坝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