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瑞

作品数:9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榆林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晚清《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本事关学籍贯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人文杂志》《榆林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晚清陕西籍作家为中心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9年第2期43-46,共4页卢晓瑞 贾三强 
陕西省十二五;十三五古籍整理重大项目"陕西古代文献集成"(SG13001)阶段性成果
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就清人诗文别集文献辑佚、叙录方面,是目前该领域最为完备、最具征信的学术力作。笔者在对晚清陕西诗文集刻本逐一经目核查的基础上,参寻著者墓志铭、行述或年谱,清至民国间的方志以及清官员履历档案等一...
关键词:字号 籍贯 行年 生卒 
晚清关学诗人群诗学思想的演变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18年第5期80-86,共7页卢晓瑞 贾三强 
陕西省十二五重大课题"陕西文献集成初编"(SG13001)
晚清道咸之际李元春、路德等治学秉守程朱,诗学理念附属于其关学思想,论诗以"关学义旨为诗之大原"。其后刘古愚、柏景伟等掀起摒虚务实的"经世致用"思潮,将今文经学的方法引入到诗评领域,强调"诗干预社会现实"的济世致用性。清季李岳瑞...
关键词:诗之大原 干预社会 风议隐刺 题诗问世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辨补——以晚清陕西别集著述为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8年第2期47-51,43,共6页卢晓瑞 贾三强 
主持陕西省"十二五"古籍整理重大项目<陕西古代文献集成>子课题
柯愈春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在诗文别集文献叙录方面,是迄今该领域其他学术著述不可逾越的高度。笔者在对晚清陕西籍作家别集经见核查时,发现《提要》所录著述作者、书名、卷数、刊刻机构以及误收等相关问题尤其值得商榷。本文以...
关键词:著者 书名 卷数 刊刻机构 误收 
晚清王笃两次“谮毁”林则徐本事考被引量: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60-165,共6页卢晓瑞 
陕西省十二五重大课题基金项目(SG13001)
晚清广东禁烟期间,钦差大臣林则徐曾与广东督粮道王笃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魏源、芍塘居士等学者一般都认为王笃曾向抚粤大臣琦善、道光皇帝两次谮毁林则徐,致使林氏革职遭贬,以至遣戍边疆。本文一方面考辨王笃力挺林则徐"主战"政见,对...
关键词:林则徐 王笃 相善 谮毁 破裂 
陕北方言叠音词使用的文化心理分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年第8期128-131,共4页卢晓瑞 
榆林市科技局项目:榆林市经济转型时期的文化支撑研究;项目编号:sf13-11
叠音词使用是陕北方言最显著的特点,不同的语言结构安排,揭示着特殊的文化心理。本文采用文化心理学、语言修辞学等方法,通过对大量语例剖析式的分析,从而揭示语言背后深层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文化心理等特征。
关键词:叠音词 显著特点 文化心理 
论文化产业对经济转型的影响——以榆林地区为例
《榆林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55-59,共5页卢晓瑞 
榆林市科技局项目<榆林市经济转型时期的文化支撑研究>(项目编号:sf13-11)
榆林经济的转型,不仅是优化经济结构本身,而且是以能源发展先行,带动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保证榆林经济的后续性发展。研究表明,在占据均衡资源的前提下,支配着人们行为的,渗透于价值观念之中的文化积淀乃是经济转型最重要的精神导向。...
关键词:经济转型 文化产业 影响力 影响方式的建构 
冯衍祖系考
《榆林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52-55,共4页卢晓瑞 
榆林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0GK13)
冯衍为两汉之际、后入东汉的文人。动乱之际,虽家道中落,然先祖鸿烈,也算身世显赫之辈。本文在尽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之上,对冯氏姓源、冯亭以下冯衍祖系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力求对其祖系进行较清晰的梳理,给研究者提供一个较全面的冯衍研究...
关键词:姓源 冯亭 祖系 
试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才智》2011年第23期274-275,共2页卢晓瑞 
高校辅导员在担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责任的同时,还承担着指导学生的人生规划、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然而许多高校并未从根本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加之辅导员自身工作的零碎繁琐、实效性差等原因,辅导员对其职业认同存在一定的危机...
关键词:职业认同感 队伍建设 角色转变 
试论文学案例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影响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1年第8期101-102,共2页卢晓瑞 
富有强烈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对《基础》课程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两方面阐述文学案例的感染影响与《基础》课程的终极教育目的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文学案例 感染力 必要性 实现途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