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延仲

作品数:16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历史思想世界历史理论理想信念教育关系辨析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求索》《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前沿》《学术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商科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探讨被引量:1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75-76,共2页彭程 向延仲 聂玲 
商科院校法学专业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法学专业人才,研究商科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有利于我们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策略,促进法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工作 法学专业人才 商科院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专业目标 就业现状 社会需求 相关学科 
马克思关于个人历史性规定与“三形态”关系探析被引量:2
《求索》2007年第9期125-127,共3页向延仲 
湖南社科基金项目;06YB93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研究历史与世界历史问题时,提出了个人历史性生存的三种状态,即"狭隘的地域性个人","偶然的个人"与"有个性的个人",这个思想与马克思后来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来的"人的发展"的三种社会形态...
关键词:马克思 个人历史性规定 三社会形态 关系 
论和谐视域下的矛盾同一性被引量:1
《前沿》2007年第8期13-14,共2页向延仲 
社会是充满矛盾的,社会矛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存在,社会和谐正是建立在普遍存在的客观矛盾基础上的。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树立辩证的矛盾观点,社会矛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次要树立社会的和谐性是社会矛盾同一性体现...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矛盾 矛盾的客观普遍性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解决与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人学思想阐释被引量:2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7期39-41,共3页向延仲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学思想,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从批判黑格尔等人的"抽象的人"出发,提出了"现实的人"是一切历史的前提与基点,人的解放与自由个性全面发展是与历史转向世界历史阶段的程度一致的,马克思正是...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 现实的人 人的解放 人学变革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各民族发展道路研究
《理论月刊》2007年第5期15-17,共3页向延仲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整体为考察和分析单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如何由单一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历史演变为整体的、世界历史性的统一的世界历史过程。体现了人类历史整体的纵向统一性和横向一致性,即五形态的演进系列。也...
关键词:马克思 世界历史思想 人类社会整体的五形态演变 各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108-110,共3页向延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导向功能,促进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深化和认同能力:充分发挥...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育人功能 理想信念教育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今全球化理论关系辨析被引量:4
《湖湘论坛》2005年第1期33-34,共2页向延仲 
当今学术界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经济全球化理论存在两种错误观点 :“等同论”和“对立论”。事实上 ,二者之间既在理论实质、论证目的、价值归宿、发展阶段等问题上存在质的区别 ,又在客观基础与普遍价值等方面有着一致性或共同点。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 经济全球化理论 逻辑联系 本质区别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观念的超越
《学术论坛》2005年第1期5-7,共3页向延仲 
黑格尔首次从哲学反思的高度,揭示了人类历史是一个在绝对观念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由分散的民族历史走向整体世界历史过程的思想。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概念,但是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演进基础、核心内容、思维方法、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 黑格尔 世界历史理念 超越 
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26-27,共2页向延仲 
与时俱进是十六大报告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其科学内涵看主要是"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其精神实质是创新性。内在要求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科学把握时代特征问题。
关键词:与时俱进 科学内涵 精神实质 时代性 规律性 创新性 
简论文化的共性与个性被引量:4
《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第12期133-134,共2页向延仲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文化研究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学者们关于文化的争论不是趋向共识,反而争论与分歧更多更广,而且由于理论研究上的分歧,进而导致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也极难处理一些十分复杂的矛盾,诸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民族文化与...
关键词:相对独立性 时代性 对象化 共性与个性 民族 权利主体 劳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