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兴

作品数:24被引量:12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宋代宋朝公文程式法律渊源惯例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政法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革命根据地非监禁刑制度的实践与经验
《学海》2024年第4期180-186,共7页许智清 吕志兴 
在建立革命根据地后,中国共产党为因应战时非常状态,创设出一种管教犯人的非监禁刑制度。回溯历史,革命根据地非监禁刑制度实践具有制度储备充足、实施规模巨大、社会效果多元的特征,这一制度在当时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动员群众广泛...
关键词:革命根据地 非监禁刑制度 社区矫正 
宋代“特许越诉法”:中华法系行政诉讼之独例被引量:1
《学术界》2023年第2期142-151,共10页吕志兴 汤东澍 
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行政法制研究”(2020YBFX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北宋末年起至南宋,皇帝不断颁布制、敕,特许百姓对官吏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越诉”,形成了“特许越诉法”。“特许越诉”的对象是官吏侵犯百姓人身权财产权、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要求百姓履行义务等具体行政行为;原告都是管理相对人...
关键词:特许越诉法 行政诉讼制度 监司 御史台 尚书省 
唐律“常赦所不免”原则的源流及影响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3-17,共15页吕志兴 张颖 
唐律“常赦所不免”原则是对赦宥加以限制的规定,渊源于汉魏以来的“谋反大逆不用此书”及“诸不当得赦者”,内容包括会赦犹处死、会赦犹流、会赦除名、会赦免所居官、会赦移乡五种情形,大部分十恶罪及其他重大犯罪遇常赦均可减免刑罚,...
关键词:唐律 常赦所不免 诸不当得赦 明清律 常赦所不原 
北周五刑制度研究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3-18,共16页吕志兴 
北周《大律》规定的以杖刑、鞭刑、徒刑、流刑、死刑为主刑的五刑制度,废除了髡刑,并有多项创新,是当时最先进的刑罚制度。北周五刑制度具有结构合理、等差均匀、内容完备、轻重适中等特点,对典型的封建制五刑--唐朝五刑制度影响巨大,...
关键词:北周 五刑制度 大律 封建制五刑 周礼 
宋例新探
《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9期85-94,共10页吕志兴 曾友林 
在中国古代,例的基本含义有二:一指判例或先例,此乃本源之义;一指法律原则或规定,多用于法典、制敕中。宋代以例为构词元素的法律术语多从第一义项,除条例、则例外,大多指判例、先例和惯例。宋例与制定法的关系是“法所不栽,然后用例”...
关键词:宋例 判例 先例 惯例 法律渊源 
宋例新探
《现代法学》2017年第3期21-30,共10页吕志兴 曾友林 
在中国古代,例的基本含义有二:一指判例或先例,此乃本源之义;一指法律原则或规定,多用于法典、制敕中。宋代以例为构词元素的法律术语多从第一义项,除条例、则例外,大多指判例、先例和惯例。宋例与制定法的关系是"法所不载,然后用例",...
关键词:宋例 判例 先例 惯例 法律渊源 
《春秋》决狱与中国古代法制的真实关系被引量:12
《政法论坛》2016年第3期84-94,共11页吕志兴 
《春秋》决狱对中国古代法制起着破坏作用是学界通说,此观点颇有疑问。作为一种审判方式的《春秋》决狱,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在汉代疑狱奏谳制度的实施中,由中央司法机关廷尉处理疑难案件时率先采用并逐步盛行和制...
关键词:《春秋》决狱 疑狱奏谳制度 补阙纠偏功能 法律缺陷修补机制 
宋令的变化与律令法体系的完备被引量:4
《当代法学》2012年第2期37-42,共6页吕志兴 
宋代前、中期,宋令基本沿用唐令的内容和形式。神宗元丰时期,宋朝政府进行了立法改革,此后令的修订活动频繁,其立法模式、编纂体例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均发生变化:宋令不再编订为独立的法典,而是与(编)敕、格、式统一编订为"敕令格式...
关键词:宋令 变化 法律体系主干 律令法体系 
南朝律学的发展及其特点——兼论“中原律学,衰于南而盛于北”说不能成立被引量:2
《政法论坛》2012年第1期135-143,共9页吕志兴 
南朝律学在魏晋律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其主要成果有:修订《晋律》律注,去除了张斐、杜预对《晋律》"同注一章,而生杀永殊"的弊端;在对疑难案件法律适用的探讨中,形成一些新的法律解释;推动了律令法典体例的改进,形成一些新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南朝律学 张杜律注 中原律学 
元代“约会”审判制度与多民族国家的治理被引量:2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3-8,共6页吕志兴 
"约会"审判制度是元代创立的,规定不同户计,即不同职业、民族、宗教的主体之间因民事及轻微刑事纠纷发生诉讼时如何管辖和审理的制度。它形成于世祖时期,经成宗、武宗、仁宗时的发展而日趋完备。该制度实质是按户计分别管辖体制下的协...
关键词:元代 “约会”审判制度 多民族国家的治理 合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