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炘

作品数:11被引量:2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镀镍镀层电镀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电镀与涂饰》《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滴定法快速测定ABS粗化液中铬酐与硫酸的浓度
《电镀与涂饰》2005年第3期42-43,共2页吴永炘 黄满生 刘波 李桂兰 
 介绍了一种快速测定ABS粗化液中铬酐与硫酸浓度的方法。铬酐水解可释放出两个活跃程度不同的氢离子。第一个氢离子的活跃程度与硫酸释放出来的氢离子相近,可用来分析铬酐与硫酸的总浓度;第二个氢离子用来分析铬酐的浓度。通过酸-碱滴...
关键词:ABS粗化液 铬酐 酸-碱滴定 浓度 
钴-钨二元合金镀层特性与防铜渗功能的研究被引量:4
《电镀与涂饰》2000年第6期1-7,共7页吴永炘 文效忠 杨志雄 萧祖隆 李志勇 
铜和铜合金饰品表面需镀金 ,由于铜扩散至镀金层表面 ,引起金层变色。本文提出以电镀钴钨二元合金镀层作为防铜渗层。实验表明 ,随着镀液中钨离子浓度的不同和电流密度的改变 ,钴钨合金镀层组成不同。当镀液中钨离子含量低 ,电流密度低...
关键词:扩散性 铜合金 阻挡层 镀镍 镀钴 钴钨二元合金 镀层 防铜渗 
镍、钴、钯镀层的防铜渗性能比较被引量:2
《电镀与涂饰》2000年第4期4-7,共4页吴永炘 文效忠 杨志雄 萧祖隆 李志勇 
以镍、钴、钯镀层作为铜基体镀金的防渗铜中间层可以有效地防止铜原子扩散到金属表面。采用SEM、EDAX、XRD等方法研究铜在该 3种金属内的扩散机理和扩散系数 ,探讨了扩散过程与这 3种金属晶体结构、晶粒大小以及X -射线衍射特性的关系。
关键词:金属扩散 防铜渗镀层    电镀 镀层 
镀层中基体金属扩散系数的测定被引量:4
《电镀与涂饰》1999年第4期29-31,共3页吴永炘 文效忠 杨志雄 萧祖隆 李志勇 
铜在防渗铜镀层中的扩散系统是评价镀层防渗铜能力的重要参数。采用电子显微探针法,“俣野”数值方法推导出扩散系数。并分析了铜在柱状和块状镍镀层中的扩散系数。
关键词:扩散系数 防渗铜 镀层 电镀 镀镍 
化学镀Co一W—P三元合金的研究被引量:6
《电镀与涂饰》1998年第1期11-15,共5页吴永炘 张家乐 
研究了镀液中各组分及pH值与镀层中钨、磷含量的关系,获得Co73W16P11合金镀层,并通过人工汗液浸泡试验比较了Co-W—P合金镀层与不锈钢、Co-P、Ni—W—P、Ni—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
关键词:化学镀 耐蚀性 钴钨磷合金 电镀 镀合金 
1Cr18Ni9Ti不锈钢在氯化物溶液中SCC敏感性与铁磁相含量的相关性被引量:5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7年第1期73-76,共4页许淳淳 欧阳维真 徐瑞芬 吴永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通过低温(-70℃)拉伸制备不同铁磁相含量的1Cr18Ni9Ti不锈钢,采用慢应变速率方法(SSRT)研究其在含CI^-介质中的SCC敏感性,用SEM进行断口分析。结果表明:铁磁相含量小于5%和在16~25%范围内,SCC敏感性随铁磁相含量增大不断下降;铁磁相...
关键词:SCC敏感性 铁磁相 氯化物溶液 不锈钢 
唑类缓蚀剂在电路板生产上的应用被引量:2
《电镀与涂饰》1997年第4期11-14,共4页吴永炘 刘鸣江 麦志全 许淳淳 
鉴于电路板生产过程中环保和成本的要求,采用唑类缓蚀剂取代传统的锡铅合金镀层以保证可焊性。探讨了唑类缓蚀剂的保护机理、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路板 缓蚀剂 唑类 缓蚀剂 
形变诱发马氏体对1Cr18Ni9Ti不锈钢应力腐蚀破裂的影响被引量:4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6年第4期267-270,共4页许淳淳 欧阳维真 姜宝文 吴永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通过低温(-70℃)拉伸方法,制备出具有不同马氏体(铁磁相)含量的1Cr18Ni9Ti(AISI321)奥氏体不锈钢试件。采用恒载荷法对双边缺口试样进行应力腐蚀试验,测定了不同马氏体含量的试样在氯化物介质中应力腐蚀破...
关键词:α'-马氏体 铁磁相 应力腐蚀敏感性 
防扩散镀层的新工艺方向被引量:2
《电镀与涂饰》1996年第4期14-17,共4页吴永炘 杨利竖 周金满 黄俊达 
镀金制品采用镀镍防扩散层可以防止底层的铜与金层的相互扩散。西欧国家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金属消费品规定了镍释出率和标准。
关键词:金属腐蚀 金属扩散 镀层 工艺 电镀 镀镍 
用溶出伏安法代替导电法检测电子产品上的杂质污染
《电镀与涂饰》1994年第4期5-8,共4页吴永炘 陈满香 
经过电镀或焊接的印刷电路版会受到卤化物污染。传统用来检测电子产品上的卤化物的导电法存在灵敏度较低和选择性较差的缺点,且测量中需要准确控制温度才能得准确的结果。使用本文介绍的溶出伏安法能克服导电法的这些缺点,而且其灵敏...
关键词:电镀 印刷电路板 质量控制 伏安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