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科

作品数:21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合同效力案例教学法权利实际施工人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法学杂志》《牡丹江大学学报》《中国市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软法”与“硬法”在档案治理现代化中的协同机制研究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73-78,共6页吴永科 张余嘉 郭奕岑 
法治建设是新时期推动档案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软法”与“硬法”在档案治理现代化中各自遵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行动逻辑,为档案治理贡献本土法治资源。透过“正—反—合”定律,对“软法”与“硬法”进行协同性分析,可...
关键词:档案规范 “软法” “硬法” 档案治理现代化 
试析数字化时代下数字人权的困境和出路被引量:2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3年第12期17-25,共9页于文佳 吴永科 樊传超 
在当前的数字化社会中,数字人权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种种困境。理论上,数字人权深陷理论偏狭,学界对其地位的认可并不统一。实践中,数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数据利用主体之间地位不平等,数字霸权和网络暴力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满足现实社会...
关键词:数字人权 新兴人权 数字掌控者 数字弱势群体 法律保障 
“实际施工人”的认定与保护——结合某起侵权损害赔偿案件进行分析
《建筑设计管理》2022年第6期42-48,共7页闫宁宁 吴永科 
为解决实务中“实际施工人”身份认定及权利保护之乱象,本文以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下某起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为切入点,并结合各级法院判例予以分析归纳,认为“实际施工人”的认定当中应当要对涉案工程的实际履行情况,投资、施工、管理实...
关键词:实际施工人 侵权损害赔偿 诉权保护 “穿透性”思维 
建工合同纠纷中“实际施工人”的认定及权利被引量:3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40-45,共6页吴永科 杨荣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继续沿用“实际施工人”制度,但仍未明确规定其内涵及认定标准。对“实际施工人”的认定,应从“文义解释...
关键词:实际施工人 建工合同 认定标准 
人民法院执行仲裁裁决的依据探讨——以某仲裁裁决执行问题为视角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57-61,共5页吴永科 杨荣斌 
根据《仲裁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仲裁裁决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但在仲裁裁决不明确时,法院的执行解释是否可以作为仲裁裁决的执行依据,我国法律尚未做出明确规定。分析实践中出现的仲裁裁决...
关键词:执行解释 仲裁裁决 执行依据 仲裁执行 
裁判说理中“情理”的好意与限度
《边缘法学论坛》2020年第2期87-90,共4页付成斌 吴永科 
裁判说理中"情理"的好意融情于法,可提高判决可接受性。裁判说理中"情理"的限度是尊重事实,做到"发于情""、止于理",在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同时,收到良好社会反响。
关键词:裁判说理 “情理”好意 可接受性 
民事法学一体化教学刍议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47-51,共5页吴永科 付成斌 
将《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两门课程合并为《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原理与实务》是法律硕士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民事法学"形散"背后蕴含着实质上"神合"的巨大潜力。民事法学的双重属性使"民事法学一体化教学"应运而生并成为迫切...
关键词:民事法 一体化 案例教学法 “新五定法” 
“要件审判九步法”的证成与完善被引量:1
《法律方法》2015年第2期280-292,共13页吴永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构建与司法运行机制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2BFX118)的阶段性成果
"要件审判九步法",就是以权利请求为出发点,以实体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分析为手段的审判方法。该方法的应用意义与价值在于:有利于确立符合司法规律的法官思维;有利于确立具有普适性的审判思路;有利于确立法院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审判管理模...
关键词:民事案件 民事审判方法 要件审判 要件审判九步法 
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被引量:3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0-114,共5页吴永科 史玲 
渤海大学2011年教改立项"法学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渤海大学2012年教改立项"加强与社会合作;创新法学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成果
"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培养服务于高校所在地地方法治建设为目的,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是:"接地气"——地方性和"强实力"——应用性。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科划分的封闭与僵化、与法律...
关键词:地方高校 法律人才 培养模式 应用性 
检察机关支持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研究——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思考被引量:14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31-136,共6页李劲 吴永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构建与司法运行机制创新研究"(12BFX1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定位于"支持起诉",反映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本质特征以及特殊性,是民事法律关系私法属性和法律监督机关内在属性的具体...
关键词:检察机关 支持起诉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