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冠星

作品数:10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荧光原位杂交MIR-155MYC基因预后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临床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临床荟萃》更多>>
所获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分类与c-MYC重排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检验医学》2013年第4期308-311,共4页王志林 姚玉华 李桑 孙冠星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表型分类与c-MYC重排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淋巴瘤细胞免疫标志物CD10、B细胞淋巴瘤原癌基因-6(BCL-6)及多发性骨髓瘤原癌基因-1(MUM-1)的表达情况,将46例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与非生发中...
关键词:c-MYC重排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荧光原位杂交 
绝对淋巴细胞计数在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3年第2期173-176,共4页邹志兰 顾伟英 王志林 严峰 孙冠星 李青 曹祥山 
目的:探讨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初发时外周血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与其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初发的结外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不同ALC水平与结外DLBCL患者各临床特征关系及其预后的相...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结外 绝对淋巴细胞绝对数 预后 
miR-155、miR-34a和miR-30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0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孙冠星 曹祥山 李青 王志林 彭静 鲁常青 
卫生部基金资助项目(WKJ2007-3-001)
目的分析miR-155、miR-34a和miR-30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在DLBCL发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46例DLBCL中miR-155、miR-34...
关键词:大细胞弥漫型淋巴瘤 免疫表型分型 微小RNA 基因表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miR-155表达被引量:2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第12期1212-1214,共3页姚玉华 王志林 孙冠星 史伟峰 曹祥山 
卫生部基金资助项目(WKJ2007-3-00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NHL)常见组织学类型,占成人淋巴瘤的30%~40%,是一组异质性B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通常DLBCL可分2种亚型:即生发中心B细...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MIR-155 LYMPHOMA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B-CELL 非霍奇金淋巴瘤 组织学类型 DLBCL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miR-30a、miR-155表达与MYC基因重排的关系被引量:1
《临床检验杂志》2012年第8期625-626,共2页王志林 李桑 孙冠星 曹祥山 
卫生部基金资助项目(WKJ2007-3-00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异质性大B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MYC基因位于人染色体8q24,Savage等[1]研究发现,MYC基因重排的DLBCL患者预后较差。MicroRNA(miRNA)是...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微小RNA 荧光原位杂交 实时荧光定量PCR MYC基因 
BCL-6和BCL-2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荟萃》2012年第8期652-656,共5页孙冠星 曹祥山 李青 
目的探讨BCL-6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BCL-6和BCL-2两种蛋白在46例DLBCL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DLBCL的临床特征...
关键词:淋巴瘤 大细胞 弥漫型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6 原癌基因蛋白c-bcl-2 预后 
1,25(OH)_2维生素D_3对人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其介导免疫耐受的影响被引量:12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年第3期736-739,共4页彭静 曹祥山 邱国强 孙冠星 
常州市卫生局科研项目(编号201001)
本研究旨在探讨1,25(OH)2维生素D3〔1,25(OH)2Vit D3〕对人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在体外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成DC,实验组加入1,25(OH)2Vit D31 nmol/L培养9 d,对照组加入等量无水乙醇,流式细胞仪检...
关键词:1 25(OH)2D3 树突状细胞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免疫耐受 
BCL-6、MYC和p53基因异常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学亚型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2年第5期576-581,共6页孙冠星 曹祥山 李青 王志林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WKJ2007-3-001)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患者BCL-6、MYC和p53基因的异常情况,用并分析它们与免疫学亚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46例DLBCL患者BCL-6、Myc和p53基因的异常情况,用...
关键词:大细胞弥漫性淋巴瘤 免疫表型分型 BCL-6基因 MYC基因 P53基因 预后 
利妥昔单抗时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1年第5期353-357,共5页孙冠星(综述) 曹祥山(审校)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基因特征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细胞起源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预后存在高度相关性,这对确立新的预后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随着治疗方案的日益改善,旧的预后模式还需重新证实和修改。...
关键词: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型 生物学标记 预后 利妥昔单抗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染色体异常被引量:1
《临床检验杂志》2011年第8期578-580,共3页姚玉华 李桑 孙冠星 王志林 曹祥山 
卫生部资金资助项目(WKJ2007-3-001)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结合常规细胞遗传学(CC)方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染色体异常情况的意义。方法用CC法和FISH对26例MM患者进行染色体异常分析。结果 26例MM患者中,CC法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有9例(34.6%);FISH检测出染色...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核型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