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有第

作品数:14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康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议论爱情悲剧《莺莺传》高校官本位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时代文学(下半月)》《新传奇》《安康学院学报》《小说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庸新武侠小说的艺术特色
《新传奇》2023年第11期10-14,共5页姚维荣 崔有第 
新派武侠小说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香港,以虚构历史上的武侠故事为主要内容。这一文学流派的小说作品的出现,可谓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观。以金庸、梁羽生和古龙为作家代表的新武侠小说横空出世,对海峡两岸暨香港的文学形成了...
关键词:金庸 新武侠小说 艺术特色 
论《盐道》对巫术的书写与展示
《安康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20-24,共5页崔德全 崔有第 
安康市科技局项目"安康山水民俗文化研究"(10AK07-08)
李春平的长篇小说《盐道》,首次自觉地表现了巴蜀一带盛行千年的巫术民俗传统。本文阐述了李春平对巫术的全面展示,并从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深入分析了《盐道》中巫术书写的价值,揭示了李春平对巫术书写的初衷。
关键词:《盐道》 巫术 书写 展示 
论路遥小说乡土叙事的文化内涵被引量:1
《安康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87-90,94,共5页爨玲玲 崔有第 
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AYQDRW200920)
路遥从小深受陕北乡土文化的熏陶,加之他个人曲折艰辛的生活经历,使其对养育他的黄土地有着敏锐、独特而又透彻的理解与感悟。因此路遥在创作中,总是将丰富多彩的陕北乡土文化渗透其中,使作品散发着浓郁的黄土气息。路遥以其娴熟的乡土...
关键词:路遥 小说 乡土叙事 文化内涵 陕北民俗 
在“爱的本能”与“自我实现”中挣扎——论张辛欣早期小说中知识女性的困境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78-81,共4页崔有第 
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AYQDRW200920)
20世纪80年代,当笼罩在中国男男女女头上的"平等"假相被揭穿后,中国女性陷入了无所适从、左右为难的境地之中,她们在"爱的本能"与"自我实现"的矛盾中苦苦挣扎。女作家张辛欣的早期作品真切地表现了这个时期中国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面临...
关键词:张辛欣 知识女性 困境 自我实现 
论新时期女性散文中的女性意识
《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66-69,共4页崔有第 陈波 
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AYQDRW200920)
新时期女性散文以显见的性别意识,关照女性生命,表露女性自我身心的体验,感悟女性坎坷的人生与命运,思考和探寻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从各个角度反映出被人们歧视、冷淡的女性世界。女作家们努力争取女性表达与言说的权利,突破菲勒斯中心...
关键词:新时期 女性散文 女性意识 自我沉溺 迷失 
一首质朴感人的命运交响曲——丁大正长篇小说《秋雨》评析
《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2X期125-126,共2页崔有第 
丁大正的长篇小说《秋雨》以主人公郑秋雨的经历为线索,全景式地叙写了半个世纪中国农村翻云覆雨的巨大变化。作家倾注自己全部感情塑造了一个身世坎坷、勤劳善良、正直刚强、历尽磨折而不向命运屈服的硬汉子秋雨的形象,谱写了一曲质朴...
关键词:《秋雨》 时代风云 命运 质朴感人 
加强实践环节注重能力培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浅
《大家》2010年第18期113-114,共2页崔有第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担负着传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任务。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封闭,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以培...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 转变 
高校官本位的张扬与人文精神的失落被引量:3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0年第8期252-253,共2页崔有第 
高等院校人文精神日渐淡薄、一部分师生人文素养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官本位的强化无疑是原因之一。人文精神的锻造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与养成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提高干部、教师的人文素养,增开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塑...
关键词:高校 官本位 人文精神 
浅析安康方言环境中的语言民俗
《大家》2010年第3期25-27,共3页崔有第 
本文通过安康方言在安康熟语、俗谚、歇后语、惯用语、民歌、戏曲以及民俗禁忌中的运用,探讨安康方言与安康民俗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展现民俗当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安康方言 民俗 民歌 戏曲 
对《莺莺传》“忍情”议论的另一种解读
《人文杂志》2010年第3期192-192,F0003,共2页崔有第 
《莺莺传》中张生的"忍情"议论文字,在二十世纪的文学史家和评论者们那里多遭非议,他们大都从道德评判的角度批评张生用封建的伦理道德为自己始乱终弃的卑鄙行为辩解。而本文认为这段文字昭示了爱情毁灭后的危害,从而来批判堕落的世风...
关键词:《莺莺传》 “忍情” 爱情悲剧 批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