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恒

作品数:19被引量:14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粒度孢粉农牧业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华夏考古》《长江论坛》《地理研究》《江汉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田野考古中的次生堆积和文化层缺失被引量:1
《江汉考古》2010年第2期57-60,共4页张之恒 
考古调查和发掘中常会遇到次生堆积,这是一种经自然力(如流水、风力等)搬运而形成的含文化遗物的堆积。如果不能分辨原生堆积和次生堆积,就不能准确地判断地层的文化时代和文化遗物的年代。自然力还能造成遗址的地层缺失和遗址上部地层...
关键词:次生堆积 文化层缺失 
生态环境对史前文化的影响和中国史前文化的三个过渡地带
《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2期33-37,112,共6页张之恒 
关键词:史前文化 生态环境 中国 青藏高原 地理形势 大兴安岭 云贵高原 滨海平原 
中国新石器时代陶炊器的演化规律被引量:1
《中原文物》2007年第4期44-47,共4页张之恒 
中国新石器时代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期。新石器时代早期是陶器的肇始阶段,也是陶炊器的产生阶段,这时的夹砂陶炊器均为厚胎直壁,圜底或平底。中期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前一阶段的炊器为陶釜和支架,后一阶段为陶鼎、陶釜和支架继续使用。...
关键词:中国 新石器时代 陶炊器 
长江三峡巫山下沱遗址环境考古被引量: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第3期113-118,共6页张芸 朱诚 张之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0590383;90411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01104);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发掘基金项目
对长江三峡巫山下沱遗址考古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本区古沉积环境变化以及古洪水情况。根据考古器物排比法研究,遗址剖面为商周以来的沉积地层。磁化率和孢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商周、汉代末期、唐宋文化层磁化率值较高,孢粉组合以木本和草...
关键词:环境考古 古洪水 下沱遗址 长江三峡 
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规律被引量:11
《四川文物》2007年第1期50-53,95,共5页张之恒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都直接影响史前遗址的分布。武夷山至南岭一线以南的华南地区,石灰岩洞穴较多,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多洞穴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基本消失,贝丘、台地、沙丘、山岗遗址增多。长江流域,新...
关键词:中国 新石器时代遗址 分布规律 
江苏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被引量:2
《东南文化》2006年第2期6-13,共8页张之恒 
近50年来,江苏境内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对这些史前文化遗址按文化区域阐析文化性质、文化时代和年代,并提出江苏史前考古今后需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江苏 史前考古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址 
江苏海安青墩地区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被引量:17
《地理研究》2004年第4期513-520,共8页张强 朱诚 姜彤 张之恒 
中国博士后基金 ;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 (香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0 0 710 8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ZCX3 SW 331)基金资助
通过对海安青墩遗址剖面进行磁化率、粒度、孢粉、14 C测年等指标分析 ,结果表明 ,剖面第 8层至第 7层是一个海退过程 ,同时微体古生物分析表明这两层均无有孔虫 ,可知当时此区域离海较远。第 8层到第 7层气候向暖湿方向转化 ,良好的气...
关键词:海安青墩遗址 磁化率 粒度 孢粉 环境考古 
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北地区全新世以来人地关系的环境考古研究被引量:37
《地理科学》2003年第6期705-712,共8页朱诚 张强 张芸 张之恒 沈明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1103;40071083);高校博士点基金(2000028414);南京大学测试基金资助项目。
通过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北地区高邮龙虬庄和海安青墩两个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剖面粒度、磁化率、孢粉以及年代学测定,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该区全新世以来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兴衰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有人类活动以前,该区距离海洋较...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北地区 全新世 高邮龙虬庄遗址 海安青墩遗址 环境考古 
长江三峡地区汉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环境变迁被引量:23
《第四纪研究》2002年第5期442-450,共9页朱诚 张强 张之恒 于世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4 0 0 71 0 83);高校博士点基金 (批准号 :2 0 0 0 0 2 84 1 4 );南京大学"985工程"自然地理学科建设项目;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测试基金项目资助
巫山张家湾遗址考古发掘结果表明 ,研究区汉代曾有较发达的农业及手工业活动。陶窑和废铁渣、废陶坯及大量陶片、汉代砖瓦的发现充分表明当时的手工业活动已具相当的规模。铁锸等铁制农具及猪、马等家畜骨头的发现表明农业已相当发达。...
关键词:长江三峡地区 汉代 人类文明 张家湾遗址 孢粉 粒度 生态环境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三千年来沉积环境与河床演变初步研究被引量:10
《水利学报》2002年第9期66-73,共8页张强 张生 朱诚 张之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0 0 710 83 );南京大学"985工程"自然地理学科建设项目;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测试基金项目
张家湾遗址T911剖面及双堰遗址T4 39剖面粒度、磁化率等环境替代指标的测试分析 ,并结合区域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 :大宁河流域 30 0 0年来气候演变过程与中国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的东部地区在公元初至公元 6 0 0年为寒...
关键词:长江三峡 大宁河流域 张家湾遗址 沉积环境 河床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