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霞

作品数:10被引量:5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大学生成才道德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德育》《青年学研究》《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大学生成才的诚信道德基础
《成才之路》2014年第12期I0004-I0005,共2页杨丽霞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也是一个人发展成才的重要基石。目前,高等学校中间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这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信用状况有密切关系,但是青年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作为大学教育者和...
关键词:大学生 成才 诚信 
优化民族心理 弘扬民族精神被引量:1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年第9期32-33,共2页杨丽霞 
民族精神与民族心理息息相关,是民族心理的升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离不开对民族心理的扬弃与优化。民族心理包括个人心理素质和社会心理素质,本文主要是指社会心理,即中华民族的全体心理素质。
关键词:民族精神 民族心理 中国 思想政治工作 竞争心理 开放心理 社会认同 
培育公关意识 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被引量:1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10-12,共3页陈敏 杨丽霞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处理好公共关系已成为所有社会组织必然要面临的问题,未来的组织成员也都应具备公关意识。公关意识在素质教育和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当代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 公关意识培养 思想道德素质 社会化 
论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教育被引量:9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27-28,共2页杨丽霞 
在现代时尚文化的冲击下 ,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日渐淡漠 ,这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积淀下来的丰厚遗产 ,体现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如何推陈出新 ,继承、发展传统节...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 传统节日 节日文化 民族文化教育 
民族精神是民族心理的升华
《青年学研究》2004年第2期46-47,共2页杨丽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理想和发展目标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是在民族心理基础上的升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然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对民族心理进行优化。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心理品质并赋予新的时代内...
关键词:民族精神 民族心理 社会价值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心理的升华
《中国德育》2004年第10期36-38,共3页杨丽霞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与民族心理休戚相关,是民族心理的升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离不开对我国民族心理的扬弃与优化。民族心理包括个人心理素质和社会心理素质,本文主要...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民族心理 中国 社会价值 
论大学生成才的诚信道德基础被引量:15
《青年思想家》2004年第2期97-99,共3页杨丽霞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也是一个人发展成才的重要基石。目前,高等学校中间比较普遍地有在着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这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信用状况有密切关系,但是青年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作为大学教育者和管...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道德教育 人格 教育体制 教育制度 品质基础 人才培养 
论时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与对策被引量:23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第2期72-75,共4页杨丽霞 
时尚文化反传统的特征极易为大学生接受,但由于大学生辨别能力较弱,而时尚文化成分复杂、良莠并存,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生成正确的时尚观。
关键词:时尚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 价值取向 价值主体 价值目标 先进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及其启示
《青年学研究》2003年第4期21-22,共2页杨丽霞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蕴涵着大量的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本文试就在阅读马克思主义有关经典文献的基础上,从中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与此同时,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得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经济全球化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被引量:1
《青年学研究》2003年第3期58-60,共3页杨丽霞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从受教育者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全过程施加作用,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从而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素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