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作品数:10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西汉中后期冬小麦西汉时期农业发展农业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史学集刊》《天中学刊》《史学月刊》《农业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西汉初年的外诸侯被引量:3
《求索》2007年第8期215-216,35,共3页吴世明 王勇 
汉初外诸侯设在边疆民族地区,他们虽向汉称臣纳贡,但基本上是独立的。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的确立,源于当时"别种殊域"观念的支配。而外诸侯为维持自己的独立地位,都采用了从俗而治的治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边疆民族归心同化的进程。
关键词:外诸侯 南越 别种殊域 
论叔孙通制礼作乐兼采楚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10-12,共3页王勇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楚文化与秦汉社会研究"(项目编号04B042)。
叔孙通制礼作乐大抵皆袭秦制,但自称"知时变"的他对习楚俗、乐楚声的刘邦不免会有所迁就,楚风楚俗因而大量融入了汉初礼乐制度。在汉初礼仪中可以显见楚人尚东、尚赤之习的影响,楚地旧祠的司命、东君、云中君等神祗皆被纳入了汉初的国...
关键词:叔孙通 礼乐 楚俗 
论西汉中后期冬小麦在关中的推广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07年第1期156-159,共4页王勇 
农业生产既要遵循生物生长发育所具有的自然规律,又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经济规律。在农业发展史上,任何农作物的推广与普及,都离不开适合该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但同时也离不开必要的技术与社会条件的推动。西汉中后期冬小麦...
关键词:关中地区 冬小麦 中后期 西汉 农业发展史 人类社会发展 保墒技术 自然规律 
汉代劫持事件考察被引量:1
《晋阳学刊》2006年第5期99-102,共4页王勇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重点课题
劫持事件在汉代具有一定普遍性,以至汉律对“持质”有明文规定。汉政府对劫持者的态度极为强硬,不仅坚决禁止与之妥协,劫持者即使自首亦往往被处以极刑。而按照“原心定罪”的原则,受劫持者的违法行为大都能得到宽大处理。但对于极端重...
关键词:劫持 汉代 尊严 
秦王朝的政策取向与认同危机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4期140-144,共5页王勇 
秦王朝结束了七雄并立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但由于秦政的地域差异、强制实行文化统一以及漠视民众利益,秦王朝没有给原六国民众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自由的行为权力以及基本的生活保证,其统治始终没有获得普遍的认同。在秦末战争...
关键词:秦王朝 国家认同 凝聚力 
怀王之约与汉承秦制被引量:7
《史学集刊》2006年第2期17-21,共5页王勇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楚文化与秦汉社会研究"(04B042)
怀王之约是在六国宗室的王位继承权获得普遍承认的背景下,以楚为盟主的反秦军约定的对战后秦国的处置方案。按照怀王之约,率先入关的刘邦本应以秦王的身份统治整个故秦之地,恢复秦统一前七国并立的局面。虽然由于项羽对怀王之约的曲解,...
关键词:怀王之约 楚制 秦制 
论西汉中后期冬小麦在关中的推广被引量:6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3期34-38,共5页王勇 
在农业发展史上,任何农作物的推广与普及,都离不开适合该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但同时也需要技术与社会条件的推动。西汉中后期冬小麦之所以能在关中地区获得推广,不仅仅因为其具有高产、旱作的特性,还在于它适应了当时关中农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冬小麦 关中 汜胜之 
道德与功业的悖论——也析刘邦成功的原因
《天中学刊》2005年第1期100-103,共4页王勇 唐俐 
政治流氓惯用的欺骗伎俩以及不守信义、六亲不认的无赖习气,多次帮助刘邦取得了战场上的先机,从而为其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之所以出现这种道德与功业完全脱节的情况,主要由于秦汉之际社会道德的沦丧,使刘邦的不道德行为逃脱了社会成员...
关键词:道德 功业 刘邦 
治粟都尉和搜粟都尉与大司农关系考——对《汉书·百官公卿表》大司农两处空白记录的思考被引量:3
《唐都学刊》2004年第4期39-43,共5页王勇 
汉代官制中治粟都尉、搜粟都尉、大司农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颇有争议。但细考史料可以发现 ,治粟都尉与搜粟都尉在汉代实为不同官职 ,治粟都尉是大司农的另一名称 ,而搜粟都尉本为大司农属官 ,却也一度成为过大司农正官。搜粟都尉职能的...
关键词:治粟都尉 搜粟都尉 大司农 桑弘羊 
秦、西汉时期关中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被引量:8
《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14-19,共6页王勇 
在秦汉定都关中期间 ,围绕都城的建设与发展 ,关中内部的农业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生产重心日益向东北方向倾斜。西汉后期关中东部渭北地区是关中农业生产的重心 ;西南部的农耕经济则几乎完全遭到毁灭 ;西北、东南部的农业生产虽有...
关键词:关中 农业 地域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