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林

作品数:60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更多>>
发文主题:乾隆紫禁城清代乾隆皇帝清朝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紫禁城》《文史知识》《装饰》《艺术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城的东文西武
《文史知识》2025年第2期62-67,共6页王子林 
一座城市的布局,能反映出它独特的人文气质来。中轴线把北京城分成东西两半,属文的建筑位于东方,属武的建筑位于西方,东文西武(即左文右武)成为城市显著的建筑景观。《逸周书·谥法》曰:“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学勤好问曰文、...
关键词:建筑景观 人文气质 北京城 中轴线 逸周书 人文精神 经纬天地 
九经九纬与天子四门的关系
《文史知识》2024年第10期33-39,共7页王子林 
天子都城建五门三朝,五门即第一门皋门,第二门库门,第三门雉门,第四门应门,第五门路门,自汉代郑玄通过对《周礼》注释定下来后,历代奉为圭臬,成为正统的象征。而历史的真实原貌真如此说?本文基于《周礼》提出的“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关键词:《周礼》 四门 历史的真实 天子 
天子四门三朝考
《故宫学刊》2024年第1期6-20,共15页王子林 
本文通过对天子五门之说起源的史料梳理,发现《周礼》和《礼记》只有天子四门,而无五门的记载,并指出产生五门之说的原因所在。由此厘清天子三朝的空间界线、功能与四门的匹配,而库门与应门之间却是无朝的区域。又通过对应门是中门的论...
关键词:五门三朝 雉门 应门   小盂鼎 
乾隆三希堂的陈设装修与理念升华
《装饰》2024年第4期25-28,共4页王子林 
三希堂的陈设装修分两个阶段,乾隆三十年前南间装饰有《三希堂记图》、桌案等,北间装饰有通景水画、楠木雕竹节纹宝座等,从桌案上及画中的陈设看,三希堂是因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而装修成的一所...
关键词:三希堂 乾隆 陈设 三友 理念 
《平安春信图》中的"一枝春"
《紫禁城》2023年第12期124-129,共6页王子林 
乾隆时期曾创作有两幅《平安春信图》,两幅画内容基本相同,但风格迥异。两幅《平安春信图》并不含传位之意,而是源于陆凯赠梅寄友的典故,可以看作是乾隆皇帝对文人梅花赠友诗意的改造。
关键词:乾隆时期 风格迥异 乾隆皇帝 赠友诗 一枝春 平安 
紫禁城文武建筑布局与文德光华
《故宫学刊》2023年第2期30-46,共17页王子林 
中国古代建筑讲究技术与文脉的传承,紫禁城处处体现了这一点,而且是集大成者。宏大的紫禁城除了靠礼制来支撑外,精神的支撑尤为重要。宋代理学为天地立了一颗仁心,明代则为北京城立了一颗仁心。“割文武而制异”,明代北京城被中轴分为...
关键词:紫禁城 文楼 武楼 道统 文德 
天圆地方的起源
《文史知识》2023年第12期5-12,共8页王子林 
天圆地方观念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古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首先源于对天地形状的把握,通过测天画出了天圆地方之形。天圆地方原是对天地形状的表述词语,后成为天地之道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
关键词:天圆地方 古代中国人 天地之道 心灵深处 中国文化影响 
圆坻是元大都灵台考
《故宫学刊》2023年第1期76-86,共11页王子林 
元大都没有建在金中都的原址上,而是以琼华岛为基础规划大都城,忽必烈充分利用琼华岛及太液池,筑圆坻,构建大内、兴圣宫、隆福宫,形成以圆坻为中心的皇城格局。以水绕台,上建仪天殿,将象征天命的灵台概念赋予圆坻之上。本文立足史料,将...
关键词:圆坻 琼华岛 忽必烈 灵台 
故宫博物院玉粹轩通景画中母子身份考
《艺术博物馆》2023年第3期103-112,共10页王子林 
乾隆的太上皇宫装饰了很多通景画,大部分是婴戏题材,但又与传统的婴戏题材不同,在表现婴戏的同时,似乎有一种思念的暗示。通景画与传统绘画不同,它融入了西洋透视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有如同真实般的空间感。在表现孩童的嬉戏动作...
关键词:玉粹轩 通景画 乾隆帝 永连 孝贤皇后 
“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策展后记
《紫禁城》2023年第6期12-46,共35页王子林 
二○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正式对观众开放的“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以花的吉祥、幸福意象贯穿始终,基于故宫与西藏的文物,讲述西藏地方与内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从中可以管窥中华各民族走过的一条共同繁荣的光芒大道。
关键词:西藏地方 故宫 西藏文物 共同繁荣 贯穿始终 万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