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廷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建安七子文学创作魏响《典论·论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情趣·意趣·谐趣——从归真道人的四时诗看其诗意“归真”之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73-78,共6页王鹏廷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0BaWY072)
清代女作家归真道人有《冰雪堂诗》1卷,存诗424首,词6阕。其诗随事而发,缘情而作,是将无聊困苦生活成功诗意化的结果。归真道人的四时诗尤能反映她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体现在她诗歌中对人生情趣、意趣及谐趣的追求和表达上。在一定程度...
关键词:归真道人 四时诗 情趣 意趣 谐趣 
徜徉于“汉音”与“魏响”之间——曹操诗文艺术精神探析被引量:1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63-67,共5页王鹏廷 
北京市教委社科基金(0501479020602)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指出:"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迄今,学界对"汉音"和"魏响"的内涵和区别仍属不甚了了,因而对曹操诗文的艺术精神及文学史意义和地位也就言之不确.文章认为,就艺术表现看,"汉音"与"魏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关键词:曹操 诗文风格 汉音 魏响 
从“汉音”到“魏响”——试论建安七子的文学史地位被引量:1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S1期116-120,共5页王鹏廷 
建安七子的文学创作及其文学史地位,一般只被看作三曹创作的附庸.其实,他们的创作具有独特成 就.文章从“汉音”与“魏响”的精神实质和不同表现角度关照建安七子的创作及其文学史地位.其创作在艺术表 现和情感内容2个方面都体现了从...
关键词:建安七子 汉音 魏响 文学史地位 
论建安七子后期文学创作的幕僚侍从色彩被引量:1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76-80,共5页王鹏廷 
建安七子生活后期或成为汉廷的忠实幕僚(孔融),或成为曹府的幕宾侍从(孔融之外的六人),生活处境相似,思想相通,创作风格也更加接近,形成相对鲜明的群体风格特色。主要表现为创作中的“幕僚侍从特色”,如奉命之作,幕僚色彩;谀媚之辞,侍...
关键词:建安七子 幕僚侍从色彩 文学创作 艺术风格 
建安七子诗歌创作实绩述论被引量: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62-67,共6页王鹏廷 
建安七子的诗歌创作实绩主要表现在:一,题材扩大。他们的诗歌题材远比汉代诗歌题材宽广,而多为六朝文人诗歌开先。二,文笔个性化、文人化。他们几乎不写乐府诗,诗歌以表现个人情怀为主,文笔细腻传神。三,五言腾踊。五言诗已占他们诗歌...
关键词:建安七子 诗歌题材 个性化 五言腾踊 
人的自觉性的表现——《典论·论文》理论意义再认识被引量:2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S1期61-65,共5页王鹏廷 
将曹丕《典论·论文》论述的问题作为整体理解,并将它放在具体的时代文化背景中来认识,不同意学界将《典论·论文》看作“文学的自觉性的表现”的观点,也不同意将“文学的自觉”与“为艺术而艺术”作不同质的理解,认为“文学的自觉”在...
关键词:《典论·论文》 人的自觉 文学的自觉 
陈琳、应瑒的文风异同比较被引量:2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76-81,共6页王鹏廷 
陈琳与应(王易)的文风同中有异,又异中有同。就作品的文采而论,陈琳文章“微为繁富”,应(王易)“学优以得文”;就作品的气骨看,陈琳的文和赋气骨壮健,应(王易)的诗歌“和而不壮”。陈琳文章的“繁富”、“殊健”主要得之于他的“习”;应...
关键词:陈琳 应瑒 文风异同 
“为艺术而艺术”与文学的自觉被引量: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4-8,共5页王鹏廷 
关于“文学的自觉”,历来有不尽相同的理解。本文解释了“文学的自觉”的本质含义,并从鲁迅先生的论断出发考察了“文学的自觉”与“为艺术而艺术”的关系,认为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文章进而认为曹丕的时代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
关键词:“为艺术而艺术” 唯美主义 文学的自觉时代 外国文学流派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王尔德 文学创作 艺术家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心雕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