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益成

作品数:20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问题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研究》《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世界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与逻辑中把握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第5期23-30,共8页秦益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新发展阶段重大理论问题研究”(2023YZD032)。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开天辟地”“开端的运动”。从此,共产主义在中国不是空中“游荡”“徘徊”的“幽灵”,而是用手可以触摸到的感性实践。在党的基本路线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足中国、凝结历史;坚持改革...
关键词:邓小平 中国革命 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近代中国历史主流及社会主义潜质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2期15-21,共7页秦益成 
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革命的最初发生主要不是由于生产力有了发展,而是由于遭受外部入侵,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急剧变革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严重对立。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率先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帝...
关键词:世界历史 帝国主义 近代中国历史主流 社会主义潜质 
百年党史的叙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5-27,共13页秦益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2021年度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相结合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
对于研究和叙述历史而言,“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研究历史要“论(逻辑)从史出”,叙述历史要“史论结合”,要做到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整个人类历史后得出的“论”。毛泽东概括了社会革命...
关键词:唯物史观 中共党史 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 社会革命一般规律 无产阶级革命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补充修正还是过度阐释——“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补充修正?
《晋阳学刊》2022年第5期64-71,共8页秦益成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论断。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有一种看法,认为“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对“两个必然”的补充、修正、完善甚至替代。文章认为,这种看法是一些学者对马克思本意的一种过度阐释...
关键词:“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五种社会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认识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1年第4期43-52,共10页秦益成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重要评述,强调了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对于全面正确理解生产力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强调了"两个决不会"是"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
关键词: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历史发展动力 五种社会形态 
哲学问题不能从哲学本身去寻找——纪念刘奔同志被引量:1
《晋阳学刊》2021年第6期3-9,共7页秦益成 
2021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研究”(项目编号:2021MZD006)之子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与实践基础”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我国卓越的学术期刊编辑家和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刘奔的人生折射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他坚持“以现实问题研究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深化现实问题研究”的办刊立场方法,并贯彻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之中,贯彻到《哲学...
关键词:《刘奔文集》 中共党史 改革开放 编辑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请听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拔节”声——80、90后读李慎明所著《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一书的体会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2期111-120,共10页秦益成 单超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机遇与挑战》一书,是根据作者于2013年4月19日在中央某机关处以上干部学习会...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青年学生 习近平 总书记 学生健康 体悟 90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3期105-110,共6页李荷英 秦益成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政治制度与可持续发展"(04CZZ006)结项成果的导言
环境问题是"天灾",贫富分化是"人祸"。天灾人祸的根源是由资本的逻辑所主导的财富及其副产品(环境问题)在人间的分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根本对立。可持续发展必然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中才能实现。消灭剥削...
关键词:资本的逻辑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和改变世界的理论特质——“《孙伯鍨哲学文存》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简述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155-156,共2页秦益成 
2010年12月10日,由南京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的"《孙伯鍨哲学文存》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书发布会 孙伯鍨 学术研讨会 理论特质 党性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模式”被引量:11
《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3期10-15,共6页秦益成 翟胜明 
翟胜明同志主持的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模式"这一概念既包含着一些国外学者、政要对中国取得成就的肯定,也包含着他们以非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对中国取得成就奥秘的探寻,虽然有一定合理成分,但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即"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面旗帜"有很...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质内涵 中国模式 话语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