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尚

作品数:17被引量:14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弱筋小麦播种除草剂香菇加工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陕西农业科学》《土壤通报》《农业科技通讯》《麦类作物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验地小麦倒伏的危害、原因及防止对策被引量:4
《农业科技通讯》2009年第5期128-128,179,共2页赵立尚 李栋业 蔡春荣 范春艳 
小麦倒伏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称为“早期倒伏”,由于“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二是开始灌浆以后发生的倒伏,称为“晚期倒伏”.由于“头重”不易完全恢复直立,小麦倒伏主要发生在后期,就是指小...
关键词:小麦倒伏 试验地 防止对策 危害 原因 灌浆期 后期 
小麦新品种驻麦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第8期42-42,共1页赵立尚 朱统泉 贺剑锋 李栋业 石明权 
驻麦6号是驻马店市农科所用矮败小麦×84-14→选择优良单株×85-33→选择优良单株×汴8539-2→选择优良单株,经多年连续选择培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2004~2006年参加河南省高肥冬水组区试,2006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要点 特性 特征 优良单株 矮败小麦 驻马店市 
香菇加工应注意的事项
《蔬菜》2007年第4期33-33,共1页石明权 赵小环 赵立尚 李栋业 潘正茂 
香菇干制品(俗称干菇)有花菇、冬菇、厚菇与薄菇之分,但由于目前烘干技术等跟不上,致使香菇干制品存在着色泽差、香味淡、菇形不美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商品价值,如果能加工好香菇,能使其价值提高近1倍:
关键词:香菇加工 商品价值 烘干技术 干制品 冬菇 色泽 香味 重影 
驻马店市优质专用小麦品质区化研究初报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第6期265-269,共5页杨清岭 朱统泉 蔡春荣 赵立尚 
河南省驻马店市"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2002AD158A02)
为促进驻马店市的优质专用小麦的快速发展和确保生产出来的专用小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选用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豫麦18、弱筋小麦豫麦50,按不同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划分不同生态区域,通过设计不同施肥量和施氮方式试验,分析驻马店...
关键词:驻马店 优质 专用小麦 品质区化 
不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调节效应被引量:43
《陕西农业科学》2006年第4期8-10,共3页朱统泉 赵立尚 贺建锋 李栋业 苗任重 
豫中南地区小麦中后期雨水较多,不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比较大。为了探讨在豫中南地区小麦种植最佳行距对半冬性品种豫麦69单行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对8个行距(5个等行距,3个宽窄行)的群体质量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小...
关键词:行距 小麦 群体质量 产量 
不同施氮水平对弱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土壤肥料》2006年第1期62-63,共2页朱统泉 徐化 刘建新 李栋业 赵立尚 贺建锋 
河南省驻马店市应用研究项目(20020048)
关键词:小麦产量 成品质量 施氮水平 优质专用小麦 弱筋小麦 品质标准 栽培条件 加工工艺 区划研究 中南地区 
不同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群体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6
《麦类作物学报》2006年第1期150-152,共3页朱统泉 袁永刚 曹建成 赵立尚 蔡春荣 李栋业 
河南省驻马店市应用研究项目(20030040)
以优质专用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为材料,在豫南地区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小麦群体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施纯氮量为165 kg/hm2的条件下,与氮肥全部基施相比,基追比6∶4与4∶6的施肥方式有利于小麦分...
关键词:小麦 氮肥 基追比 群体 籽粒产量 面粉品质 
不同施氮量对弱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土壤通报》2005年第6期981-982,共2页朱统泉 李栋业 徐喜凤 聂金宇 赵立尚 贺建锋 
河南省驻马店市应用研究项目(20020048)
通过对3个弱筋小麦品种的5个不同施氮量的研究,探索出弱筋小麦对氮肥量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弱筋小麦产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品质与施氮量呈负相关关系。综合分析,在磷、钾肥确定的条件下,施纯氮量120kg hm-2的处理,既兼顾了产量...
关键词:弱筋小麦 施氮量 品质 产量 
关于小麦冻害问题的研究与探讨被引量:9
《农业科技通讯》2005年第10期15-16,共2页赵立尚 石明权 梅涌现 潘宗耀 
关键词:早春冻害 小麦 症状表现 分蘖节 千粒重 主茎 冻死 质量比 穗粒数 
除草剂的混合使用原理及其目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年第1期32-32,共1页石明权 赵立尚 潘正茂 李栋业 赵小环 
关键词:除草剂 混合使用 技术原理 除草效果 杀草谱 残留活性 施药适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