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惺

作品数:18被引量:11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珠江三角洲珠江河口全新世以来地貌全新世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沉积学报》《海洋工程》《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珠江黄茅海河口地貌形态变化及其动力响应被引量:2
《热带海洋学报》2023年第2期9-20,共12页严静 韦惺 
国家基金重大项目(4189085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303);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LTOZZ2202)。
黄茅海是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一个喇叭形溺谷河口湾。近几十年来在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河口的地貌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基于1972—2016年地形图和卫星遥感影像,对河口岸线和水下地形的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构建了三维...
关键词:黄茅海河口 地貌形态变化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从溺谷湾到三角洲: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演变研究辨析被引量:4
《海洋学报》2021年第1期1-26,共26页吴超羽 韦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1007,40176026,40406016,41890851);“985工程”项目(105203200400006);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303)。
现代珠江三角洲经历了从溺谷湾到三角洲的形成演变,富有区域特色。本文提出百余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可归纳为4种范式:历史描述、实地考察−学术推理、器测−学科理论和“动力−沉积−地貌”跨尺度范式,各以范例说明。基于笔者及其团队研究...
关键词:珠江 溺谷湾 范式 三角洲 子三角洲 沉积体 演变模式 多学科 跨尺度 时空量化 
基于遥感反演的珠江河口表层悬沙浓度分位数趋势分析被引量:3
《热带海洋学报》2019年第3期32-42,共11页詹伟康 吴颉 韦惺 唐世林 詹海刚 
广州市科技项目(201607020042);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LTOZZ1503)~~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一级产品并结合航次数据,反演2003-2015 年间珠江河口表层悬浮泥沙浓度(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SSC),分析其分位数长期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影...
关键词:悬沙浓度 MODIS 珠江河口 分位数趋势 
全新世以来珠江三角洲海鸥沙形成过程的地貌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热带海洋学报》2019年第3期68-78,共11页莫文渊 韦惺 吴超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6071);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7020042)~~
海鸥沙是珠江三角洲一个极富特色的沉积砂体。本文基于钻孔资料并结合长周期“动力-沉积-形态”模型,从沉积学和地貌动力学角度对全新世以来海鸥沙的形成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海欧沙在全新世的沉积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河流相、河口湾浅...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海鸥沙 全新世 演变 长周期模型 
珠江三角洲沉积体与河网干流河道的形成发育被引量:8
《海洋学报》2018年第7期66-78,共13页韦惺 吴超羽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7020042)
应用PRD-LTMM长周期"动力-沉积-形态"模型和非线性动力学拉格朗日拟序结构理论对全新世海侵盛期以来珠江三角洲以及河网干道的形成演变进行了地貌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受曲折岸线和复杂地形的影响,海侵盛期古珠江河口湾的水动力随时空...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 河网 沉积体 发育演变 长周期模型 拉格朗日拟序结构 
强风作用下珠江伶仃洋河口湾能量耗散分析被引量:3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7年第3期35-41,共7页倪培桐 韦惺 
广东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6-12);广东省科技计划(2010B03080004)
基于珠江河网-河口湾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区域能量耗散项积分方法分析了风作用下的伶仃洋河口湾能量耗散。结果表明,潮能沿深槽向河口与三角洲传播,风的作用改变了伶仃洋河口湾能量通量的振幅和相位,但对各断面多潮平均能量通量影响不大...
关键词:珠江河口 能量通量 能量耗散  小尺度 动力结构 高能耗区 
吕宋海峡浮标轨迹的拉格朗日拟序结构分析被引量:5
《热带海洋学报》2015年第1期15-22,共8页黄高龙 韦惺 詹海刚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102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6162;41206071)
文章利用海表流速得到的拉格朗日拟序结构(Lagrangian coherent strctures,LCSs),并结合漂流浮标轨迹资料,分析吕宋海峡附近水域表层环流和水输运特征。结果显示,LCSs能够很好地描绘吕宋海峡附近水域的表层水体输运结构,解释了浮标运动...
关键词:吕宋海峡 表层水交换 黑潮 漂流浮标 拉格朗日拟序结构 
珠江口水动力特征与缺氧现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热带海洋学报》2013年第5期1-8,共8页蔡树群 郑舒 韦惺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5015-02)
珠江口受径流、潮流和南海近岸环流等综合影响,水动力条件复杂。潮汐性质为不规则半日潮,潮振幅由南向北逐渐增加,潮流以往复流为主,流向与岸线走向基本一致。锋面与潮动力和径流量有关。珠江口表层和底层的盐度锋呈与岸线平行的方向。...
关键词:潮流 锋面 咸潮 缺氧 珠江口 
十到百年尺度动力形态模型在珠江磨刀门河口的应用被引量:5
《海洋学报》2012年第4期135-146,共12页邱立国 韦惺 莫文渊 吴超羽 包芸 
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磨刀门河口演变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过程,而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塑造的过程。建立了一个以过程模拟为主的10~100a尺度的长周期动力形态模型(PRD-LT-MM-10)用于模拟磨刀门河口在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演变过程。该模型建...
关键词:磨刀门河口 长周期模型 演变 
珠江河口潮能及其耗散的空间分布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1期128-132,共5页倪培桐 韦惺 刘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6050);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0B03080004)
基于SELFE的珠江河口3D数学模型,统计了珠江河网-河口湾的能量通量与能量耗散。从能通量和能耗分布特征看,珠江河口可以分为伶仃洋-虎门水域、磨刀门河口水域区、黄茅海-潭江水域、网河区水域。潮能通量与耗散特征与珠江口滩槽地形分布...
关键词:珠江河网 河口湾 能量通量与耗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