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港

作品数:10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稀土产业产业安全循环经济稀土常态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矿冶工程》《经济师》《中国国情国力》《工业技术经济》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研究被引量:15
《经济问题》2021年第1期81-86,共6页韩港 李文锐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重大项目“大规模经济安全系统智能化高效能仿真技术研究”(KJZD2019100040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国家经济安全预警工程北京实验室2020年度建设”(B20H100020)。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不断扩展,利用大数据能够提升企业转型升级能力和商业价值,其效果已在部分行业领域逐步显现。在工程项目领域,大数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相对滞后。基于此,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工程...
关键词:大数据 工程项目管理 创新 路径 
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策略研究被引量:11
《管理现代化》2017年第3期26-29,共4页韩港 
教育部专项任务(B09C1100020)
"十三五"时期是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通过分析我国稀土产业供给侧的短板,更加深刻认识到供给侧在产能、消费结构、高新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稀土产业 供给侧改革 策略 
稀土产业安全理论体系初探
《生产力研究》2016年第12期126-130,共5页韩港 
教育部专项任务"中国产业安全指数研究"(B09C1100020)
稀土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稀土产业安全与发展,但学术界对于稀土产业安全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借鉴并拓展基于产业经济学的产业安全研究,结合稀土产业自身的特征,建立了基于产业结构...
关键词:稀土产业 产业安全 理论体系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稀土产业安全研究被引量:5
《经济问题》2016年第9期93-96,共4页韩港 
教育部专项课题"中国产业安全指数研究"(B09C1100020)资助
经济新常态给我国稀土产业带来机遇与挑战。顺应新常态的要求,按照调结构、转方式、靠创新的逻辑思路,从产能、产业集中度、开采方式、行业秩序、技术与专利水平的角度,探究影响稀土产业安全的关键问题。通过推进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新常态 稀土产业 产业安全 
新常态下我国稀土产业结构安全分析被引量:2
《管理现代化》2016年第2期24-27,共4页韩港 
教育部专项任务(B09C1100020)
从供需结构、国际贸易、产业转移与外资角度分析稀土产业结构安全现状,产业链上游产能过剩、非法开采、下游技术创新不足是影响稀土产业结构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大局观、创新驱动、投融资体系完善确保稀土产业结构安全。
关键词:稀土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安全 
国外稀土产业安全政策及其启示被引量:1
《中国国情国力》2016年第1期70-72,共3页韩港 
随着稀土资源战略地位的凸显,世界各稀土资源消费大国对本国稀土产业安全日益重视.从世界各国稀土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许多国家在维护稀土产业安全方面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各国实践表明,要实现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稀土产业 安全政策 国外 产业安全 资源战略 产业政策 资源消费 世界 
基于循环经济的静脉产业体系构建分析被引量:10
《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5期23-26,共4页任一鑫 韩港 曾丽君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流量不断减少,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量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以回收、处理、再利用废旧资源为主的静脉产业,实现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成为经济稳...
关键词:循环经济 静脉产业 体系构建 产业关系 
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探讨被引量:3
《经济师》2009年第1期163-164,共2页邵明霞 邵琦 韩港 
文章从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如何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认识,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改善内部审计工作,拓宽内部审计范围等问题。
关键词:内部审计 独立性 权威性 问题 策略 
衰老矿井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被引量:4
《矿冶工程》2008年第4期108-113,共6页任一鑫 韩港 丁瑞 王宁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资源再次开发利用为目标,就衰老矿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矿山企业特征,分析了衰老矿井的资源种类及特点,提出了衰老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构建了衰老矿井循环经济体系,尤其是依据衰老矿井空间...
关键词:衰老矿井 发展规律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产业辐射体系变化传递机制探讨被引量:2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70-74,共5页任一鑫 李雪梅 韩港 
需求和利益是引起产业辐射体系发生变化的两个成因,其变化传递机制主要有六种,即产业辐射动力传递机制、产业辐射媒介传递机制、科技——产业结构变化传递机制、产业辐射——区域变化传递机制、产业辐射——产业聚集效应传递机制和产业...
关键词:产业辐射 辐射媒介 传递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