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曙光

作品数:1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元代成吉思汗考辩译注史集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部蒙古论坛》《西北民族研究》《贵州文史丛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吉思汗御前千户研究
《西部蒙古论坛》2020年第3期32-38,126,共8页魏曙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波斯文《史集·成吉思汗纪》整理与研究”(2015CZS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千户制是成吉思汗创建的军政合一的制度,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成吉思汗即位后,将蒙古部众划分为九十五个千户,任命开国功臣为千户长。1211年野狐岭之战后,成吉思汗将隶属于他和四大斡耳朵的"家内人口"按照千户制编为御前千户,任命...
关键词:蒙古 成吉思汗 御前千户 
元代蒙古人太赤家族事迹探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2-17,共6页魏曙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波斯文《史集·成吉思汗纪》整理与研究”(15CZS022)。
元朝是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时期,其中蒙汉文化的交融为元朝推行汉法奠定了文化基础。蒙古燕只吉台部落的太赤在元太宗时定居徐州,子纳忽以跟随元宪宗进攻钓鱼山,孙掬旅局,娶女真人蒲察氏,在她的教育下,曾孙彻里学习儒家文化,后为...
关键词:元代 蒙古 太赤家族 汉化 
“四根栋梁”与“圆中心”的比喻——读《史集·成吉思汗纪》札记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18年第1期317-319,共3页魏曙光 
13世纪初的波斯历史学家志费尼在其名著《世界征服者史》中对成吉思汗诸子赞誉有加,他说:"成吉思汗长妻生了四个儿子,他们拼着性命去建立丰功伟绩,犹如帝国宝座的四根台柱,汗国宫廷的四根栋梁。成吉思汗替他们各自选择了一项特殊的职务...
关键词:成吉思汗 和林地区 《史集·成吉思汗纪》 志费尼 窝阔台 察合台 斡耳朵 世界征服者史 
波斯文《史集·成吉思汗纪序言》译注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17年第2期264-279,共16页魏曙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波斯文《史集·成吉思汗纪》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5CZS022)的阶段性成果
《史集》是14世纪初伊利汗国宰相拉施都丁主编的世界通史著作,该书中的《成吉思汗纪》详细记载了成吉思汗生平事迹,是研究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帝国的重要史料.本文将其序言部分从波斯文译为汉文,并加以注释.
关键词:《史集》 成吉思汗 序言 
《史集》第一卷《蒙古史》校本的几个问题
《西部蒙古论坛》2017年第3期34-46,共13页宇野伸浩 韩星 魏曙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波斯文<史集.成吉思汗纪>整理与研究"(15CZS022)阶段性成果
《史集》是伊利汗国宰相拉施都丁主编的第一部世界通史,以《蒙古史》部分史料价值最高。日本学者宇野伸浩对《史集》第一卷《蒙古史》的抄本及各国学者的整理情况作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对《史集》第一卷《蒙古史》的进一步整理作了展望。
关键词:《史集》蒙古史 评述 黄沿 
萧启庆《元史·兵志》译注(二)
《西部蒙古论坛》2016年第2期53-59,共7页魏曙光 
台湾著名蒙元史研究学者萧启庆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元代军事制度》第二章中,将《元史》卷98《兵志》一和卷99《兵志》二译为英文,并详加注释。笔者将萧启庆先生的《元代军事制度》第二章注释译为汉文。
关键词:《元代军事制度》 《元史·兵志》 译注 
萧启庆《元史·兵志》译注(一)
《西部蒙古论坛》2015年第4期42-49,127,共9页魏曙光 
台湾著名蒙元史研究学者萧启庆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元代军事制度》第二章中,将《元史》卷98《兵志》一和卷99《兵志》二译为英文,并详加注释。笔者将萧启庆先生的《元代军事制度》第二章注释译为汉文。
关键词:《元代军事制度》 《元史·兵志》译注 
中国学者《史集》研究述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2-14,共3页魏曙光 
《史集》是14世纪时由伊利汗国宰相拉施都丁主编用波斯文写成的世界史,是目前早期蒙古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书籍之一,书中对蒙古史的许多记载,都是《蒙古秘史》中所述不详或没有记载的,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学者开始利...
关键词:《史集》 中国学者 汉译 
《史集》成吉思汗中军记载考辩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14年第2期71-76,共6页魏曙光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古时代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文献中有关中国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1&ZD132)中期成果
《史集》是伊利汗国宰相拉施都丁主编的以蒙古史为主的世界通史著作,根据他的记载,成吉思汗的中军是御前千户,并指出兵力不超过一千人。而在成吉思汗的征服战争中,中军具有很强的战斗力,这不是一千人的兵力所能做到的。笔者认为这一记...
关键词:《史集》 中军 察罕 
斡亦刺部首领忽都合事迹索考
《西部蒙古论坛》2014年第2期9-14,127,共7页魏曙光 
忽都合作为12世纪末13世纪初的斡亦剌部领袖,在他的盟友札答阑部札木合以及乃蛮部太阳汗相继失败后,归附了成吉思汗,帮助成吉思汗追讨蔑尔乞部残众和征服林木中百姓,并与成吉思汗家族联姻。
关键词:忽都合 成吉思汗 向导 联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