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晋

作品数:23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视觉文化符号学图画艺术史图像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美术家》《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美术观察》《艺术探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暗色调主义与戏剧性——一种视觉经验的生成
《艺术探索》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刘晋晋 
暗色调主义的产生不是缘于神学或神秘学对黑暗的崇拜,而是画家对室内剧场舞台灯光效果的借鉴。19世纪早期,戏剧家、文学家建构出“戏剧性明暗对比”的概念。这一概念建立在语言的结构规则之上,与戏剧性或明暗对比本身的特征无关。当煤...
关键词:暗色调主义 明暗对比 卡拉瓦乔 舞台照明 隐喻 戏剧性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艺术研究之源
《艺术学研究》2024年第4期51-64,共14页刘晋晋 
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理论,从基本理念、研究模式到感官比率和冷热媒介等基本概念都受到传统艺术史、艺术理论以及美学的影响。其基本理念受到巴拉兹的启发,又借小艾文斯的研究纠正巴拉兹带来的谬误;其以主导性媒介划分各时代的历史模式...
关键词:麦克卢汉 媒介 媒介研究 形式因 黑格尔 沃尔夫林 
睡狮形象的起源、演变与语义
《美术》2024年第7期18-27,共10页刘晋晋 
近20年来一些学者声称拿破仑未预言过中国的觉醒,是梁启超发明了睡狮概念,但是睡狮隐喻实际上最初出现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同时,也源于《圣经》中的犹大之狮,之后被基督教理解为“犹大的睡狮”,因而睡狮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无可争议的...
关键词:睡狮 唤醒 隐喻 民族国家 跨文化 
烛光中的外典——乔治·德·拉·图尔的《木匠圣约瑟》新解
《美术观察》2024年第7期84-92,共9页刘晋晋 
本文通过对拉·图尔的油画《木匠圣约瑟》中耶稣的嘴和烛苗等细节以及人物关系和动作的形式分析,发现该画描绘的是小耶稣正在对养父约瑟说话。这个情景来自基督教外典《伪马太福音》,讲的是小耶稣为养父拉长木板的奇迹。拉·图尔作为现...
关键词:儿童耶稣 圣约瑟 《伪马太福音》 矛盾修辞 父子关系 
形象生态学:一个术语两种研究
《美术大观》2023年第7期20-28,共9页刘晋晋 
本文追溯了形象生态学一词的术语史。该词最早由山姆伯格提出,桑塔格和贡布里希也各自发明了该词。桑塔格用该词指环境保护,贡布里希用该词替代艺术社会学。之后罗斯借该词在文化研究中发展环保批评,而米切尔的生命形象概念为形象生态...
关键词:形象生态学 桑塔格 贡布里希 罗斯 曼哈尼 形象群落 
不可思议的祖先:形式主义作为视觉文化研究的源头被引量:1
《当代美术家》2023年第1期82-89,共8页刘晋晋 
本文提出视觉文化研究起源于形式主义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形式主义理论注重探究视觉感官,各种形式是创作者和观者的身体的显现。这预示了当下对身体问题的重视。视觉文化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视觉性以及观看方式都源于形式主义艺术史。形式...
关键词:身体 视觉性 观看方式 形象的力  形象的生命 视觉素养 
写给色盲的艺术史——论艺术史写作中色彩的缺失被引量:4
《艺术学研究》2022年第5期60-77,共18页刘晋晋 
艺术史写作中缺乏对色彩的描述和研究不是由于技术或语言的限制,而是源于艺术史学科的固有偏见:重素描(迪赛诺)而轻色彩。这种偏见源于佛罗伦萨派和威尼斯派的对立,体现了艺术史对理性等人文主义价值的认同,即把素描视为画中的文字,并...
关键词:艺术史写作 色彩 迪赛诺 形式主义 
潘诺夫斯基的差异——图像学与符号学、形象研究之辨析被引量:7
《美术大观》2022年第4期136-145,共10页刘晋晋 
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项目资助“视觉文化关键词研究”(项目编号:19KYYBQN003)。
本文梳理了图像学概念的历史变化过程,对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概念进行了还原分析,提出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不是符号学,而是对世界观或本质的探究;卡西尔的哲学是建立在符号学之上的认识论哲学,其与潘诺夫斯基的理解大相径庭;图像学不是形...
关键词:图像学 符号学 形象研究 世界观 意义 
重构元图画:术语史与辨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2022年第1期3-17,共15页刘晋晋 
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项目“视觉文化关键词研究”(项目编号:19KYYBQN003)。
本文对视觉文化理论的核心术语“元图画”以及“元形象”等进行了全新探索,考证了相关术语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相关术语在历史上的含义。指出米切尔对元图画的定义只是对过去文本的部分总结并存在缺陷。之后本文对元图画与自我指涉、抽...
关键词:元指涉 自我指涉 诗性 变稳定形象 
古典的社会主义来世:镰锤象征的起源
《世界美术》2021年第4期29-39,共11页刘晋晋 
各国共产党普遍使用镰刀与锤子交叉的形象为标志。镰锤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标志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以来视觉文化中重要的文化象征。一般对这个徽志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工农联盟的含义上。对其起源的讨论也都只是追溯到十月革命后苏俄...
关键词:文化起源 图像志 视觉文化 二十世纪以来 十月革命后 工农联盟 古典 象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