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冲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弗兰肯斯坦》《了不起的盖茨比》《裂缝》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长春教育学院学报》《高教学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电影评介》更多>>
所获基金:宁夏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后殖民主义视阈下的《弗兰肯斯坦》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3期48-50,共3页孙晓冲 
宁夏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后殖民主义视阈下的〈弗兰肯斯坦〉》。
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作品《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因为外形丑陋,在诞生之初就遭遇了无情抛弃,并在数次尝试融入人类社会失败后,踏上了复仇之路。他从被抛弃、被孤立的边缘人逐渐变成以牙还牙的复仇者,其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就是被压榨、...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 后殖民主义 
脉络·模式·特征:《精灵旅社3:疯狂的假期》空间叙事研究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18年第23期94-97,共4页孙晓冲 
电影叙事从文学文本中演变而来同时又融入了绘画、摄影等多种艺术手段,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其在电影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同文学叙事和电影叙事相比,动画电影叙事更有另类的独到之处,好莱坞动画电影因其多元化的主题立意、独...
关键词:叙事研究 好莱坞电影 动画电影 假期 疯狂 脉络 电影叙事 文学文本 
“他者”的焦虑——《弗兰肯斯坦》中怪物的身份建构被引量:1
《芒种(下半月)》2017年第8期74-75,共2页孙晓冲 
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作品《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在诞生之时就遭到了他的造物主的无情抛弃,他极力想要融入人类社会,但始终无法如愿,成为人类凝视下的"他者"。本文试图论述怪物的自我身份建构过程及话语权利,分析作者玛丽·雪莱对...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 他者 身份构建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摇摆不定的叙述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23期25-26,共2页孙晓冲 
宁夏师范学院校级项目研究之成果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理想的幻灭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全景图。对小说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其背后深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关键词:不可靠叙述 卡洛威 道德斗争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隐含作者与厌女情结
《高教学刊》2015年第20期252-253,共2页孙晓冲 
宁夏师范学院2013年校级项目研究之成果
隐含作者是西方叙事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以隐含的方式存在于文本里作者的"第二自我",在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隐含作者的女性观相当的保守甚至是带有偏见和刻意"妖魔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美...
关键词:隐含作者 厌女情节 妖魔化 
后现代分裂文明下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多丽丝·莱辛作品《裂缝》的解读被引量:4
《大家》2010年第24期9-9,共1页孙晓冲 
作为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其作品中蕴含了对当代人类现状和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切关注。她以自私无我的大爱赢得了读者的爱戴。其作品紧跟时代潮流,打上了后现代主义的烙印。她后期的作品《裂缝》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性 裂缝 人类命运 作品 多丽丝·莱辛 诺贝尔文学奖 生存困境 获得者 时代潮流 
浅析《大卫·科波菲尔》中“手”的重复意象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5期45-46,共2页孙晓冲 
就《大卫·科波菲尔》一书中对人物的塑造手法来讲,狄更斯是按照类似童话式的叙述方法向读者讲述一个不断重复的主题———善与恶的较量的故事,在对其中的反面人物尤里亚的塑造上,作者更是明显应用了不断重复的"手"的意象来加强人物性...
关键词:《大卫·科波菲尔》 “手” 尤里亚 重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