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乾

作品数:37被引量:14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清朝讼师法律史沈家本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史志》《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审判》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朝法律的重构与国家治理效能的强化
《新华文摘》2022年第11期63-67,共5页林乾 
乾隆五年(1740)《大清律例》在全国颁行后,乾隆帝明令以后不得擅改成书。但终有清一代,恰乾隆一朝成为立法的高峰。最高统治者何以一改初衷,频繁增补法律?这些新增法律是否具有特定指向和新的意涵?与刑部律例相对应,各部院所制定的则例...
关键词:《大清律例》 治理效能 最高统治者 律例 乾隆帝 律令 清朝治理 清朝法律 
清朝法律的重构与国家治理效能的强化被引量:6
《政法论坛》2022年第2期87-99,共13页林乾 
乾隆五年《大清律例》颁布后,通过持续二、三十年的频繁增改律例和部院独立编纂则例这两条并行不悖的立法模式,清朝重构了以则例为核心的刑事、民事、行政等法律规范,表明以"增损明季之旧章"的法律体系,逐渐向主要行政机构六部为核心的...
关键词:法律重构 则例 聚众法律 完赃减等 
从陈布统案论清代前期的“部院之争”被引量:2
《学术界》2021年第1期178-188,共11页林乾 李亚琦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清朝治官之法与国家治理的得失”(20ZFG82006)的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清代前期以三法司为主体的中央司法机关,因职权不平衡导致刑部权力过重,大理寺平冤职能缺失,其制衡与监督主要体现在都察院与刑部之间。乾隆中期陈布统案的原始档案呈现了“两议”机制下一个全闭环的司法过程,其中有关部院“两议”的详...
关键词:部院之争 两议 陈布统案 司法监督 
论清代太医院的防疫职能被引量:2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年第10期220-232,348,共14页林乾 陈丽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清朝治官之法与国家治理的得失》”资助,项目编号:20ZFG82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清代瘟疫频发,客观上推动了传统温病学派及其理论的发展。作为"掌医之政令,率其属以供医事"的太医院,在保持固有职能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瘟疫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中,且因之而发生了职能上的重要转变。清代太医院已把瘟疫防治初步纳...
关键词:清代 太医院 瘟疫 防治 锭子药 
法律视域下的清代疫灾奏报与防治被引量:5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67-176,204,共11页林乾 陈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治官之法:中国传统行政法律与国家治理”(16JJD820022),项目负责人:林乾。
清代因疫灾频发,因而形成一套由官府主导的从奏报到防治的应急机制,大的疫灾半月或旬日奏报一次。特别是道光元年(1821)的《救疫章程》为以后所援用,说明清朝已把对疫灾的防治初步纳入法制化体系,救治措施也向以医药为主要手段,以挽救...
关键词:清代 疫灾 救疫章程 奏报 责任 防控机制 
从精深走向博大的一代学术大家——记张晋藩先生与清代法制史研究
《中国检察官》2020年第1期23-24,共2页林乾 
清朝法制史在中国法制史中占有十分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法制史的继受和最后总结,而且开创了近代法制历史的先河。如果将着眼点伸展到清入关前的法制史,那么,有清一代几乎经历了从“部落到国家”,从原始民主制到成熟...
关键词:中国法制史 近代法制 封建专制 法制史研究 张晋藩 继受 清入关前 民主制 
《钦定户部则例》与清代民事法律探源(2001)
《法律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81-97,共17页张晋藩 林乾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严格的近代意义上的民法典,但是却不能说中国古代不存在民事法律。笔者在15年前《论中国古代民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已经阐明了这一观点。尤其是清代在继承前代民事法律的基础上,在民事制定法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关键词:钦定户部则例 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 《钦定户部则例》 民事法律 
论雍正时期对西藏管理的制度化过程被引量:3
《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125-138,M0005,共15页林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治官之法:中国传统行政法律与国家治理”(项目编号:16JJD82002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形成研究”(项目编号:15ZDB027)子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至雍正时期形成基本的制度体系,并影响有清一代,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上,由以往通过册封等形式实现的统治,向由清朝中央政府任命的“众噶伦”直接管理转型;在宗教管理上,实行并坚持政教分治,严格限制宗教权向世俗权...
关键词:清代 雍正 西藏 制度 
清代乾隆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及其效果考察被引量:5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83-87,189,共6页林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治官之法:中国传统行政法律与国家治理"(16JJD820022)
乾隆时期是清代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清廷通过订立专项法律,加重对聚众犯罪的惩罚,在法律的解释和司法适用上,也形成"高压"势态。从法律的实施效果看,整体遏制住了聚众案蔓延的势态,从而为保持社会总体稳定乃至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创造...
关键词:乾隆 群体性事件 法律控制 
法律史学科发展之我见
《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3期44-46,共3页林乾 
本文将法律史学科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中国法律史学科要获得更大发展,应该与历史学深度融合,进行基础材料的全面梳理,主动打破研究方法上的界域区隔,进行实证性研究、系统性研究。
关键词:法律史 学科 历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