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苏文

作品数:10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棉纺织生活区公共租界杨树法租界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史林》《社会科学》《学术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经营体制形成的原因及影响被引量:11
《史林》2008年第2期18-32,189,共16页罗苏文 
晚清招商局的创办是在官府控制、庇护下,利用上海租界文化环境优势、华人商股实现的,并由此确立官督商办的经营体制。由于官府对招商局的事实占有及侵权损害,致使股东、经理者均无法完整行使其权利义务,招商局在官府的庇护、控制下转向...
关键词:轮船招商局 官督商办 商为官用 
景德镇:中国瓷业的近代印迹——商品瓷与职业化经营的变迁被引量:8
《史林》2007年第1期53-77,共25页罗苏文 
景德镇是由一种商品、一个产业、一座城市三者紧密结合、绵延千年之久的经营实体,中国瓷业的首席重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具有特殊魅力的一个符号。景德镇瓷业在中国商品瓷及瓷业职业化经营进程中的崛起,适应了商品瓷市场进入分类多...
关键词:景德镇 商品瓷 
高郎桥:1914-1949年沪东一个棉纺织工人生活区的形成(下)被引量:2
《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41-49,共9页罗苏文 
高郎桥近代民居小区是以沪东棉纺织厂区的北片纱厂区为轴心,以5000余棉纺织女工低收入职业群体为主体,以棚户简屋为主的棉纺织工人聚居区。自20世纪初,纱厂区、棉纺女工群体、棚户简屋区三者在高郎桥共生并存,延续35年之久,形成紧密结...
关键词:近代 沪东 高郎桥 棉纺织工人聚居区 
高郎桥:1914-1949年沪东一个棉纺织工人生活区的形成(上)被引量:1
《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5-11,共7页罗苏文 
高郎桥近代民居小区是以沪东棉纺织厂区的北片纱厂区为轴心,以5000余棉纺织女工低收入职业群体为主体,以棚户简屋为主的棉纺织工人聚居区。自20世纪初,纱厂区、棉纺女工群体、棚户简屋区这三者在高郎桥共生并存,延续35年之久,形成紧密...
关键词:近代 沪东 高郎桥 棉纺织工人聚居区 
澳门开埠的文化遗产被引量:2
《史林》2005年第2期49-65,共17页罗苏文 
澳门开埠曾在前近代的东亚沿海城市中留下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本文在综合近20多年来有关澳门史的部分研究论著、档案文献基础上,将澳门置于同期东亚、东南亚通商港口演变中考察,侧重于探讨澳门自开埠到近代首批五口通商的290年间(1553-...
关键词:澳门 开埠 近代城市 居留地 
沪东:近代棉纺织厂区的兴起(1878—1928)被引量:4
《史林》2004年第2期83-100,共18页罗苏文 
沪东棉纺织厂区曾是近代上海纺织工业的先行区,其兴起过程伴随着近代私营工厂模式与官督商办外衣下延续中国传统的官营工场模式之间的冲突;这一过程也揭示出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上海租界的移植,是在中国社会与租界制度双重影响下起步...
关键词:上海 租界 杨树浦 棉纺织工厂区 
构建透明政府的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第二届档案论坛专家论点撷萃
《新上海档案》2004年第1期9-15,共7页罗苏文 李国庆 戴志强 沈祖炜 邓伟志 潘积仁 冯惠玲 顾晓鸣 朱小怡 孙潮 程乃珊 钱志平 连志英 
关键词:上海 公共档案馆 政府信息 信息公开 档案服务 公共服务 档案展览 
20世纪:上海的遗产与使命
《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2期39-40,共2页罗苏文 
关键词:20世纪 上海 社会历史演变 历史档案 
略论近代上海市政被引量:13
《学术月刊》1999年第6期85-93,共9页熊月之 罗苏文 周武 
上海社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迅速崛起,由一个中世纪滨海县城演变为近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在这个过程中,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建设亦迈开了近代化的步伐。 近代上海市政以上海光复为界.大致可分为晚清和民国两个历史时期。晚清时期...
关键词:近代上海 公共租界 上海租界 法租界 工部局 近代化 上海市政建设 晚清上海 上海城市 道路网络 
中国第一所自办女校被引量:1
《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144-146,共3页罗苏文 
1898年6月上旬,上海有影响的《字林西报》、《申报》、《时务报》和湖南的《湘报》,先后报道了中国女学会书塾于6月1日在上海开课的消息,这就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自办女校。
关键词:中国近代 女校 《时务报》 中国女学 《申报》 《湘报》 自办 书塾 字林 梁启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