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

作品数:47被引量:34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法环境侵权环境权物权请求权环境安全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环境》《当代法学》《中国生态文明》《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碳配额所有权解释进路下的碳排放权研究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35-149,共15页胡静 董宜君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比例原则视角下生态环境损害法律责任体系化研究”(22CFX041)。
我国对碳排放权概念的使用经历了从经济学语境拓展到法学语境的过程。碳排放权的本来面目是经济学上的产权。若将其代入法学语境,碳排放权的性质应为法律权利的客体,地位相当于碳配额。目前法学上将碳排放权作为一项法律权利进行诠释可...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权 碳配额所有权 配额 核证自愿减排量 
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成研究——兼论《民法典》第1232条的完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2期5-16,94,共13页董宜君 胡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与赔偿执行问题研究”(20BFX18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32条首次确立了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现行的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严重的损害后果、行为与后果间的因果关系、主观上的故意。这些构成要件各自存在不同程度...
关键词:民法典 环境侵权 惩罚性赔偿 构成要件 
生态破坏侵害私益的侵权法调整路径之检讨被引量:2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49-63,117,118,共17页董宜君 胡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与赔偿执行问题研究”(20BFX180)。
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之际,在立法论上检讨现有规范的不合理之处是生态环境法典取得立法突破的前提,透彻的“破”能够为“立”指明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生态破坏侵权的侵权法调整路径是将环境污染侵权规范扩大(类推)适用至生...
关键词:环境侵权 生态破坏侵权 类推适用 危险责任 因果关系推定 
土壤污染防治规定的法典表达被引量: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13-123,共11页胡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法典化时代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体系化研究”(23BFX193)。
环境法典编纂对于土壤污染防治规定的安排必须处理好预防与治理、污染防治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本语境下预防的对象是污染后果而非健康损害。污染源控制分则编应以预防为主,土壤污染防治分则编的定位是以治理为重心。《土壤污染防治...
关键词:环境法典 土壤污染防治 单行法模式 法典模式 土地利用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之厘清被引量: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71-83,共13页汤宇仲 胡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法典化时代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体系化研究”(23BFX193)。
依据既有规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原理和环境公共利益的特殊性,可推导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需满足的四条标准:履职行为成熟、违法且损害环境公共利益、法院具备司法审查的能力、符合经济性。以上四条标准可将实务中出现的上级...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 受案范围 环境行政 行政行为 司法权 
侵权法生态化限度的判断模型及其应用--以《民法典》为重点被引量: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04-117,129,共15页胡静 董宜君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1SFB3028)。
侵权法生态化顺应时代需要有其必要性,但应适当限制。对实在法生态化的限度判断可以采用功能和程度的二元模型。实在法经功能判断为保护公益的,可以认为超越了生态化限度,因为作为私法的侵权法的功能是保护个人利益;实在法经功能判断为...
关键词:侵权法生态化限度 判断模型 环境侵权 利益衡量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停止侵害责任适用研究被引量:5
《中国法学》2024年第1期245-264,共20页胡静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法典化时代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体系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3BFX193)的阶段性成果。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预防功能通过停止侵害判决实现。停止侵害判决应适用于未来行为。停止侵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和行为损害社会公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执行法律义务的公法诉讼,停止侵害判决应以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停止侵害 预防性责任 侵权禁令 
环境权入环境法典之必要性商讨被引量: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73-84,共12页胡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污染场地修复责任性质及其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YJA820008)的阶段性成果。
论证环境权入环境法典的理由包括价值引领和构建公益诉讼权利基础的需要,但这两条理由均可商榷。环境法典作为部门法应该规定环境容量利用权、各种自然资源利用权等具体权利,不宜纠结于环境权入典。环境权本质是价值表述,但措辞抽象而...
关键词:环境权 环境法典 必要性 环境价值 公益诉讼 
比较法视野下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行政主导实质及其启示被引量:18
《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3期102-117,共16页胡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污染场地修复责任性质及其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YJA820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属于公法责任,可以通过行政和司法救济方式实现。考察外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生态环境损害救济诸形式均呈现实质行政主导特征。从应然层面,鉴于修复责任的公法属性,在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启动和生态环境修复决定内容的...
关键词:生态环境修复责任 生态环境损害救济 行政主导 顺位 
关于碳排放报告弄虚作假行政责任条款的建议被引量:1
《环境经济》2023年第12期42-47,共6页陈虎 胡静 
碳排放报告弄虚作假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公信力和效率,也影响了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利用起草《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契机,从立法层面对其有效规制,尤其是构建完善的...
关键词:严重违法行为 责任条款 行政责任体系 碳排放权交易 公信力 立法层面 有效规制 弄虚作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