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宏琴

作品数:17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集体化社会应对乡村干部太行根据地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放时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日常生活视角开展华北根据地史研究
《民国研究》2021年第2期186-194,共9页邓宏琴 马维强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华北社会调查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BDJ016)的阶段性成果。
农民的日常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决策的动力来源之一,对农民日常生活的改造是根据地时期革命实践的重要路径。从日常生活视角开展根据地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纵向和横向层面都有可深入的具体研究进路,在研究内容上体现为革命信息要...
关键词:日常生活 华北 根据地史 
何去何从:山西潞城县后期土改整党试点研究被引量:1
《安徽史学》2021年第5期113-120,共8页邓宏琴 马维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共乡村干部研究(1937—1982)”(11CZS028);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创新研究”(J2017011)的阶段性成果。
土改整党的激进偏向使农村干群观念意识中的封闭保守性被催化和凸显出来,形成诸多困境,这使中共面临较大的治理危机与挑战。是坚持整党还是中途放弃?有学者认为,反“左”纠偏后土改整党戛然而止,建党建政亦被暂时搁置。但事实上,尽管面...
关键词:潞城县 土改整党 试点 反“左”纠偏 建党建政 
土改的试点与试点的土改:山西潞城县土改整党试点研究被引量:3
《开放时代》2018年第5期43-65,共23页马维强 邓宏琴 
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战争;革命与山西根据地民众日常生活研究"(项目编号:2017052003);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2017011)的阶段性成果
韩丁的《翻身》因对张庄土改整党的细腻描述而成为展现中共革命的优秀作品,影响甚广。不过作为个案,张庄具有多大的代表性?同时期其他村庄的状况如何?韩丁是否真实地展现了土改整党的原貌?是否遗漏了重要内容并影响对于中共革命的评判?...
关键词:潞城 土改 整党 试点 张庄 
合作:集体化时代乡村农业生产的运作机制——以山西长治张庄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50-57,86,共9页邓宏琴 张国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ZS053);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17011)
在集体化时代,合作是党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实践机制,亦是组织农民发展生产的重要运作机制,在农业集体经济体制中占据主导地位。党发动革命、改造乡村社会的逻辑起点是封建剥削理论,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合作是消除剥削、实现社会...
关键词:集体化时代 乡村 张庄 合作 运作机制 
党的干部培养研究(1950—1960年)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7期22-24,共3页邓宏琴 秦霞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亟需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当中,这个特殊时期的社会形态对党的干部培养提出了新的考验。文章以1950—1960年党的培养为研究对象,结合这一时期干部培养的政策、方式、内容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干部培养 整风运动 
生计与生存:集体化时代的村庄经济与农民日常生活——以山西平遥双口村为考察中心被引量:4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40-49,共10页马维强 邓宏琴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9YJC770047);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批准号:12&ZD147)研究成果
在集体化时代,为保障农业集体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转并实现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国家通过经济制度安排的约束、政治意识形态的引导以及社会流动上的限制等手段使农民投身于农业生产,但劳动安排和工分管理的不足使集体生产产生困境。一些农民...
关键词:集体化时代 农民 生计 生存 日常生活 
集体化时代乡村干部“反行为”研究——以山西平遥双口村为考察中心被引量: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70-77,166,共8页马维强 邓宏琴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集体化时代的身份;地位与乡村日常生活--以山西为考察中心"(09YJC77004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档案资料搜集;整理与出版"(12&ZD147)的阶段性成果
在集体化时代,国家倡导和强调社会主义理念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在社会运作中的积极实践,但乡村传统的经济理性、人情关系、重情不重理的生活逻辑与思维定势而非科层的现代管理体制,在乡村公共管理和社会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乡村干部...
关键词:集体化时代 乡村干部 反行为 日常生活 
信息传播与历史建构:新闻媒介何以参与乡村土改——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太行版)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3期88-98,128,共11页马维强 邓宏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行根据地乡村日常生活研究"(项目编号:12CZS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有计划的社会变迁"的宏伟开端,土地改革运动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以新闻媒介的主体性视角切入,以新闻媒介与乡村社会的互动为主线,勾勒新闻媒介视野下的乡村土改状貌,探讨党报在土改运动中承担的功能角色。新闻媒介对乡村土改...
关键词:新闻媒介 乡村 土改 革命 
包夹:集体化时代乡村阶级斗争的运作机制——以山西长治张庄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开放时代》2011年第12期41-59,共19页邓宏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共乡村干部研究(1937-1982)--以山西为考察中心"(编号:11CZS028);山西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实践‘革命’:集体化时代乡村权力运作机制研究"(编号:1009014)的阶段性成果
包夹机制在集体化时代由国家倡导建立,包含了实施者和受施者的行为主体,是既具备意识形态、策略、目的的主观建构,又通过建立组织、制定制度、开展多种活动等手段予以实施管理控制的运作机制。国家在村庄里将村民划分为敌我对立的两大...
关键词:集体化 阶级斗争 乡村 中共 革命 
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的蝗灾与社会应对被引量:5
《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7期101-109,共9页马维强 邓宏琴 
山西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太行根据地乡村社会的传承与变迁>(07090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发生了一场严重的蝗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根据地灭蝗行政体系的建立及运作、蝗灾中的社会控制与社会动员、蝗灾中的政府、地方干部与民众的关系,来描绘蝗灾来临后抗日民主政权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应对及相互之间互动的...
关键词:灭蝗 行政运作 社会控制 文化嬗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