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焱光

作品数:47被引量:18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宪政人权知情权法治公民权利救济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黄冈师范学院学报》《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发展观察》《河北农机》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刑事拘留通知家属程序的问题及完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谈起被引量:1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11-116,共6页陈焱光 郑晨峰 
刑事拘留作为刑事诉讼五种强制措施之一,在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上有着独特功能和重要价值。通知家属作为刑事拘留的一项程序性权利,是被拘留人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情况下的重要权利救济保障措施。若通知家属程序在现实中被滥用或适用失范,...
关键词:刑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通知家属 
社会化大矫治工作机制研究
《法制博览》2021年第2期37-38,共2页范力文 陈焱光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十多年,虽然现如今我国的社矫法已经颁布出来,但我国公民对社区矫正体制仍然缺乏正确的认识,社区矫正工作的最大优势并没有展现出来。笔者针对目前社区矫正的问题,从提升社会力量、加强信息化监管...
关键词:社会化大矫治 社区矫正 信息化监管 
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看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被引量:1
《通识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44-55,共12页陈焱光 朱达 
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功,离不开法治思维的形成和培育,必须研究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和特征。而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并非易事,原因是常有人混淆法律思维与法治思维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在此需要了解法律思维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并进一步厘清两...
关键词:全面依法治国 大学生 法治思维 培养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历史与启示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113-116,共4页朱达 李伟伟 陈焱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批准号:2015YZD12
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总是伴随着社会进步,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亦能助力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中日法律文化的交流是典型的双向交流。其原因就像自然的流水,两国社会法律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引起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中日法律文化的...
关键词:中日交流 法律文化 原因 影响 
简论我国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冲突与治理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0期126-128,共3页朱达 陈焱光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理论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HBRDYJKT2018143
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了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个体和群体公共活动中权利冲突最集中和多发的领域,但现有的法律和城市管理法规尚未提供系统有效的规范供给,面对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对城市公共空间利...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 冲突 依法治理 
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依法治理的现状分析
《河北农机》2019年第11期125-125,共1页李浩 冯兴辉 陈焱光 
湖北省湖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的权益冲突及法律对策研究》201810512100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治理需要依靠法律。近年来,在法规比较完备、居民权利接触最为集中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中,居民矛盾频发、冲突愈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法律法规对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从多方面进行规制,已经达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 冲突 依法治理 
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法律人品格塑造的启示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28-31,共4页朱达 梅丛兵 李伟伟 陈焱光 
湖北省荆楚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项目(鄂教高函[2016]35号)
儒家理想人格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和终极目标的一种理想人格,其基本内涵包括仁、义、礼、智、信。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所提倡的"仁者爱人"、"义礼为先"、"智信合一"的思想,不仅于当世有益,也对当代法律人的品格塑...
关键词:儒家理想人格 法律人 职业品格 
论通识教育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
《通识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105-116,共12页陈焱光 朱达 
“2016年度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博学通识是成就卓越人物的基础,卓越法律人才应具备的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基本素质需要通过通识教育加以培育,其基本路径是,建立注重理想信念的培育、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广泛涉猎、科学精神和担当意识...
关键词:通识教育 卓越法律人才 培养 体系 
简论中华传统法治文化中的人道主义被引量:1
《文化发展论丛》2016年第3期150-169,共20页陈焱光 
在中国古代法制总体的“诸法合体、以刑为主、民刑不分”的框架结构下,中国刑事法制呈现出总体严苛但又时带宽仁的双面性特征,其中蕴含着可贵的人道主义成分,这些可从刑罚从随心所欲到制度的规范和人道化的演进;德主刑辅,注重教化;反对...
关键词:刑事法制 法治文化 人道主义 
论城市社区法制教育的"三治一体"导向模式
《当代继续教育》2016年第5期46-50,共5页陈焱光 
湖北省教育厅重大研究项目<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基本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ZD020)的阶段性成果
城市社区是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最主要的利益冲突场域,在当下迅速城市化的转型时期,层出不穷的权益纠纷带来了社区治理的困境和城市法治的难题,单纯事后救济的纠纷解决应对思维和方式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传统的...
关键词:城市社区 法制教育 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