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程

作品数:66被引量:4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经》明清小说文学功能周人先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小说中元节叙写的民俗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陈鹏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伦理叙事与明清通俗小说的文化史研究”(项目编号:21FZWB039)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小说的中元节叙写非常丰富,生动展现了祭祀祖先亡灵、放河灯、斋醮、宴饮等诸多中元节俗。这些节俗描写既体现了由鬼节本质所决定的追怀先祖和超度亡灵的中元节核心内容,又昭示了明清节日共有的娱乐与交往功能。明清小说中元节叙写...
关键词:明清小说 中元节 民俗史 文学功能 
明清小说中重阳节描写的民俗文化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被引量:1
《明清小说研究》2023年第2期44-59,共16页陈鹏程 
重阳节是明清社会的一个重要节日,反映于小说,即繁富的重阳节描写。这些描写有其独特的民俗史价值,它们具体形象地展现了登高、赏菊、簪菊、食重阳糕、饮菊花酒、节假等重阳节俗。重阳描写还具有重要的文学功能,其作为重要时间点介入叙...
关键词:重阳节 民俗 文学功能 人物 情节 
先秦旗鼓文化及其在《诗经》中的文学映现
《社会科学论坛》2022年第1期22-31,共10页陈鹏程 
旗鼓意象是《诗经》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诗歌意象。文学是文化的审美映现,文化物象在文学作品中被审美升华为文学意象。旗鼓在先秦社会的文化内涵决定了《诗经》中旗鼓意象的审美意蕴。《诗经》中旗帜的描写主要体现的意蕴有:出行场面的渲...
关键词:先秦 旗鼓 意象 文学 文化 
论明清小说中《诗经》元素的文学功能被引量:1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109-115,共7页陈鹏程 
《诗经》作品的题目、语词、主旨等作为明清小说文本的有机构成元素发挥着重要的文学表现功能。《诗经》元素对于人物塑造发挥着重要功能,也具有很强的结构功能,或体现为语言符号,或营造氛围,促成小说结构的有机性。在明清《诗经》经学...
关键词:明清小说 诗经元素 文学功能 典故 人物塑造 结构 
试论明清小说中水路交通书写的文学功能
《临沂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52-62,142,共12页陈鹏程 
明清小说中的水路交通描写极为丰富,发挥着重要的文学功能。情境的营造构成了文学创作的本质,明清小说中的水路交通书写经常被用于营造具体的情境,如凶险情境、男女遇合的情境、怪异妖魅出现的情境、异域仙界情境等。小说以塑造人物形...
关键词:明清小说 水路交通 情境 人物关系 人物命运 情节 
试论明清小说中《诗经》元素的文学功能
《诗经研究丛刊》2020年第1期89-107,共19页陈鹏程 
作为中国文学与文化元典,《诗经》构成了一种悠久传统,对包括明清小说在内的后世文学发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根据互文性理论,"‘文学词语’是文本界面的交汇,它是一个面,而非一个点(拥有固定的意义)。它是几种话语之间的对话:作者的...
关键词:明清小说 文学功能 中国文学与文化 《诗经》 互文性理论 学界同仁 小说文本 构成元素 
明清小说中七夕叙写的民俗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被引量:1
《明清小说研究》2019年第3期41-55,共15页陈鹏程 
七夕是明清社会极具活力的节日,这一文化现象反映于小说就是出现了大量的七夕叙写.这些叙写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史价值.它们凸显了七夕在明清社会节日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揭示了乞巧在七夕诸俗中的核心地位,并对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关键词:明清小说 七夕叙写 民俗史 文学功能 人物 
试论周人战争观与《诗经》中的战争描写被引量:2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26-32,共7页陈鹏程 
天津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文化视阈中的<国语>文学性研究(项目编号:TJZW17-006)
周人战争观具体表现为对战争的高度重视,认为确保战争取胜的条件有敬神、和民、崇礼尚勇兼具的人格,认为战争和内政存在着密切关系。周人战争观决定了《诗经》中的战争诗和战争描写注重群体描写和群体情感的展现,注重对军队声威的渲染,...
关键词:周人 战争观 《诗经》 战争 
刘向《列女传》对《国语》女性叙事的承袭和超越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05-112,共8页陈鹏程 叶昕 
天津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政治文化视阈中的<国语>文学性研究"(编号为TJZW17-006)的阶段性成果
《列女传》采用人物传记体式,围绕传主的言行来叙述一个或多个故事以揭示传主品性。《国语》是《列女传》重要的取资来源。《列女传》对《国语》女性叙事的继承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照录《国语》、《国语》的节略、以《国语》为基础...
关键词:列女传 国语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明清小说中秋描写的民俗文化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被引量:2
《明清小说研究》2018年第1期77-91,共15页陈鹏程 
明清小说中关于中秋的描写极为繁富,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赏月、食月饼等节俗,具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史价值。此外,明清小说的中秋描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功能,它经常作为人物命运变迁、人物关系变化的关节点和怪异叙事的背景...
关键词:明清小说 中秋描绘 叙事背景 民俗文化 文学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