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琴

作品数:19被引量:16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多样性群落结构大型底栖动物红树林滨海湿地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学杂志》《亚热带植物科学》《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浙江北关港污损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被引量:3
《海洋学报》2018年第12期81-93,共13页李众 林和山 黄雅琴 何雪宝 林俊辉 刘坤 牟剑锋 张舒怡 马丽 王建军 
海洋风电项目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与生态效应评估方法研究(201505027-5);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5004)
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浙江北关港附近海域进行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全年共记录大型污损生物9门44科53属59种,种类组成以近岸暖水种为主,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内湾型污损生物群落。固着生活类型的悬浮物食者是该海域污损生物群落的优势...
关键词:北关港 污损生物 群落组成 环境因素 
厦门湾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及分类充分性被引量:14
《生态学报》2018年第15期5554-5565,共12页朱晓芬 陈彬 俞炜炜 林俊辉 黄雅琴 廖建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452905);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50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2017YFC0506105)
以厦门湾为研究区域,收集2014—2015年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数据,计算了大型底栖动物的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分析了分类学多样性指数与传统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和依从性,并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型底栖动物的分类充分性。结果表明,厦门湾大型...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分类学多样性指数 分类充分性 大型底栖动物 厦门湾 
福建洛阳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甲壳动物群落及其功能群研究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17年第18期5961-5972,共12页张舒怡 何雪宝 王建军 林和山 黄雅琴 林俊辉 牟剑锋 刘坤 郑成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6115);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开放基金(MESE-2015-04);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5004;201305030-4)
2013年8月、2013年10月、2014年1月和2014年4月分别在洛阳河口潮间带选取5种生境(红树林区Q1,Q2,Q3;光滩Q4,林缘光滩Q5)开展调查,以探讨不同生境间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差异和影响因素。调查共获得甲壳动物18科35种,优势种和重要种...
关键词:群落结构 功能群 生境差异 河H生态系统 甲壳动物 
泉州湾北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被引量:5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7年第2期158-166,共9页牟剑锋 黄雅琴 何雪宝 林俊辉 张舒怡 林和山 刘坤 江锦祥 李荣冠 郑成兴 郑凤武 王建军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5025;2011034);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MESE-2015-04)
2014年9月和2015年5月,分别在泉州湾北岸布设3条潮间带断面进行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共计采获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样品166种,其中泥沙滩有80种,岩相有96种.其中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有145种,构成该区域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主...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大型底栖生物 群落结构 潮间带 泉州湾 
厦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4
《海洋学报》2016年第12期95-105,共11页刘坤 林和山 何雪宝 黄雅琴 林俊辉 牟剑锋 张舒怡 王建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6115);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ESE-2014-02;MESE-2015-04);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海三科2012012)
根据2013年5月和11月在厦门周边海域60个取样站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运用功能群方法分析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9门160科411种,其中肉食者152种,浮游生物食者102种,碎屑食者103...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摄食功能群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厦门近岸海域 
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季节变化被引量:10
《生物多样性》2016年第7期791-801,共11页林俊辉 何雪宝 王建军 林和山 黄雅琴 刘坤 牟剑锋 张舒怡 江锦祥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305030-4和201505004);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海三科2012012);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ESE-2015-04)
基于2013–2014年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的周年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季节变化以及红树林恢复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本次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7门78种,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种类最为丰富,节肢动物对总...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种类多样性 季节变化 红树林湿地 红树林恢复 多元分析 洛阳江口 
兴化湾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研究被引量:4
《渔业科学进展》2016年第1期15-21,共7页林和山 王建军 黄雅琴 林俊辉 何雪宝 刘坤 郑成兴 李荣冠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海三科2013006)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ESE-2014-02)共同资助
分别于2005年11月(秋季)和2006年5月(春季)两个季节,在兴化湾潮间带4条断面取样,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189种。其中,多毛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占总种数的90.5%,是该海域的主要优势类群。优势种主要有寡鳃卷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
关键词:兴化湾 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厦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被引量:4
《生态学杂志》2015年第12期3409-3415,共7页刘坤 林和山 王建军 何雪宝 林俊辉 黄雅琴 张舒怡 牟剑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海三科2013006);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ESE-2014-02)资助
于2013年5月和11月在厦门近岸海域设置67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定量调查,运用Brey(1990)经验公式对该海域的次级生产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总次级生产力P和P/B值分别为4.6±10.1 g AFDW·m-2·a-1和1.0±0.4a-1...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P/B值 厦门近岸海域 
基于AMBI和M-AMBI法的底栖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厦门五缘湾海域为例被引量:19
《海洋学报》2015年第8期76-87,共12页林和山 俞炜炜 刘坤 何雪宝 林俊辉 黄雅琴 陈彬 郑成兴 王建军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海三科2013006);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ESE-2014-02)
于2011-2013年5月和10月在厦门五缘湾海域设置7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并结合2005年的历史数据,运用AMBI和M-AMBI指数法评价该海域海底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状况。2011-2013年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9门106科193种,多毛类(83种)、甲...
关键词:AMBI M-AMBI 大型底栖动物 底栖生态环境质量 五缘湾 
近年来安海湾及邻近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被引量:4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5年第2期227-234,共8页林俊辉 林和山 王建军 何雪宝 黄雅琴 郑凤武 李荣冠 郑成兴 江锦祥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MESE-201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611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海三科2011034;海三科2013006)
根据2008、2010、2013年3个年度春季在安海湾及邻近海域7个站位的生态调查数据,对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其群落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共计198种,种类组成上以多毛类和甲壳动物为主,不同年度的...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春季 安海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