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文

作品数:24被引量:5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默多克小说艺术艾丽丝·默多克艾丽斯·默多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神州学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宗教危机到道德危机——论艾丽斯·默多克《天使的时光》的“空虚”主题被引量: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28-37,157,共11页岳剑锋 何伟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艾丽斯·默多克小说研究”(04CWW005);2017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201706230160)。
“空虚”意指一种缺场的状态,不仅在现代文学和哲学中广泛存在,也是现代性的重要构成元素。艾丽斯·默多克在《天使的时光》中通过宗教危机反观西方社会的道德危机,构建了“空虚”这一主题。小说一方面以基督教的没落警示极度放纵的自...
关键词:艾丽斯·默多克 《天使的时光》 “空虚” 宗教危机 道德焦虑 
论锡德尼《诗辩》中诗人的创造性和诗性灵感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18-25,共8页何伟文 
自古希腊时期以来,诗歌就与灵感联系在一起。在柏拉图对诗性灵感的解释中,诗人一旦被诗神凭附,其本身的创造性似乎就变得无足轻重。本文认为,锡德尼既不赞同也不全盘否认柏拉图关于灵感的思想。他从词源上探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诗人"概...
关键词:菲利普·锡德尼 诗人 诗性灵感 创造性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年第1期16-33,共18页何伟文 
良心在《哈姆雷特》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传统观点认为性格或外部障碍导致王子在复仇行动中的拖延,但这类解释因未考虑良心元素而无法自圆其说。莎翁对良心问题的透彻认识涵盖了当时这一概念的含义,他把良心纳入他对复杂人性的思考,...
关键词: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良心 复仇 
审美同情的想象空间与爱略特的现实主义书写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94-101,共8页温晓梅 何伟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锡德尼诗学及其影响研究"(13BWW054)阶段性成果
乔治·爱略特将"面纱"的浪漫诗学意涵与哥特式认知隐喻进行气质杂糅,在其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中呈现浓郁的文化"精神分裂气质"。她通过呈现面纱在审美和认知之间所形成的认知迷雾,质询绝对的认知模式并认可他者的不可尽悉,进而呼吁审美同...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 面纱 审美同情 想象 现实主义书写 
论朗吉努斯“崇高”视域下的艺术“想象”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67-74,共8页温晓梅 何伟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WW054)
朗吉努斯吸收古希腊哲学领域认识论范畴的想象概念,结合雄辩术修辞学发展的时代契机,在《论崇高》中从文学修辞手段的角度重新考察和界定了艺术想象。他将想象认定为诗人和演说家使用语言呈现意象的能力,并将之视为构建文学艺术崇高风...
关键词:朗吉努斯 想象 崇高 摹仿 
论西方诗辩传统的形成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6年第1期345-358,共14页何伟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锡德尼诗学及其影响研究》(13BWW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关于世界本源的问题上,早期哲学中出现了与希腊神话对立的新思想,这使得深深根植于神话的希腊史诗遭受到了最初的攻击。之后柏拉图把他所处时代的腐败归咎于希腊人拥有的传统,诗人因其在教育体系中扮演"人类的老师"的角色而遭到攻击...
关键词:诗歌 哲学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新柏拉图主义者 
含泪的微笑——重访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快感被引量:1
《当代外语研究》2015年第5期56-61,77,共6页何伟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3BWW05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1YJA75200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1BWY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其他古代的文本一样,因年代的久远和文本的残缺,令今人阅读理解起来感觉困难重重,甚或出现严重误读的情况。历来各种学说为"悲剧快感"提供了不同的解释,与其相连的"怜悯"和"恐惧"这两个词一直成为学术的竞技场,...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诗学》 悲剧快感 怜悯和恐惧 疏导 
锡德尼之死:一个英国文化偶像的塑造
《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105-121,共17页何伟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锡德尼诗学及其影响研究”(13BWW054)的阶段性成果
在锡德尼的政治和文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事件莫过于他的早逝。各方势力为了达到宣传目的大肆利用他的早逝,构建了一个关于锡德尼的偶像传说。伊丽莎白女王把他奉为具有骑士精神的完美牧羊人,其妹彭布罗克伯爵夫人则把他塑造成如圣徒一般...
关键词:菲利普·锡德尼 文化偶像 骑士精神 
享受克莱尔学堂的文化盛宴
《神州学人》2015年第2期40-43,40,共4页何伟文 
受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我于2014年8月12日以高级研究学者的身份,重返被誉为学术圣地的剑桥大学,并在克莱尔学堂担任访问研究员。回顾这几个月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思绪纷繁,感触良多。 我首先想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驻英国使馆...
关键词:文化 学堂 国家留学基金 享受 上海交通大学 公派留学政策 剑桥大学 生活经历 
中世纪文学批评与基督教的关系之初探
《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第3期68-71,78,共4页何伟文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1YJA75200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1BWY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尝试在梳理西方学界对中世纪文学批评的态度转向的基础上,初探中世纪文学批评与基督教的关系,提出基督教对异教文化的态度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是实用性的,而非美学性的,尽管它与此前的古典时期和此后的文艺复兴时期难以媲美,...
关键词:中世纪 文学批评 基督教 寓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