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斯·默多克

作品数:37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岭梅倪玉琴何伟文尹铁超田明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外文学》《外国哲学》《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我执”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解读默多克作品《绿衣骑士》中的人生哲学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30期58-61,共4页李馥辰 
艾丽斯·默多克在其巅峰之作《绿衣骑士》中,通过描述主人公的道德成长,向读者展示了一条由无知到有知、由束缚到解脱的向善之路。本文运用“无我”的思想来批判伪基督教徒贝拉米的自我妄念,并指出最终要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
关键词:艾丽斯·默多克 《绿衣骑士》 无我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默多克小说创作中的自由观解读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9期27-29,共3页周文娟 
安徽三联学院2023年校级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精神分析视域下的默多克小说研究”(项目编号:SKZD2023006)。
艾丽斯·默多克是当代英国文坛著名的女作家和哲学家,其小说在相当程度上演绎了其哲学思想。《在网下》是默多克的成名作,也是体现其存在主义自由观的代表作。默多克通过这部小说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默多...
关键词:艾丽斯·默多克 《在网下》 自由观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 精神自由 
超越道德哲学:艾丽斯·默多克国际研究新动向评介被引量: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148-156,160,共10页岳剑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艾丽斯·默多克佛教思想研究”(21YJC752023)。
曼布克奖作家兼哲学家艾丽斯·默多克因其道德哲学小说家的身份被学界广泛讨论。然而,在当代语境的审视下,部分评论家对其时代适用性表示怀疑。国际默多克研究在新世纪发生了巨大的转型与发展:首先,对默多克道德哲学思想及对其小说创作...
关键词:艾丽斯·默多克 道德哲学 私人性 跨学科批评 
人类的有限
《外国哲学》2022年第2期281-300,共20页A.W.Moore 隋婷婷(译) 王小塞(译) 
回顾无限思想史的早期近代时期,这一阶段始于勒内·笛卡尔的著作。作为一位典型的启蒙哲学家,笛卡尔试图运用我们对“有限”的经验建立对“无限”的理解。笛卡尔认为,我们关于无限的观念一定起源于某种自身“无限”的存在;事实上,这也...
关键词:笛卡尔 康德 永生 死亡 存在 艾丽斯·默多克 
奥斯维辛与“上帝已死”:艾丽斯·默多克《寄语行星》的二重互文性书写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81-89,共9页岳剑锋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706230160)。
在《寄语行星》中,通过对普利莫·莱维的“奥斯维辛三部曲”和《圣经》二重互文性指涉,默多克以延续至今的大屠杀阴影呈现了一个精神虚无的世界,展现了现代人内心贫乏且渴望救赎的困境,并以重返基督教正典教义寻找现代西方虚无的根源,...
关键词:艾丽斯·默多克 《寄语行星》 互文性 “奥斯维辛三部曲” 《圣经》 
艾丽斯·默多克《寄语行星》中的神秘书写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76-82,共7页岳剑锋 
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艾丽斯·默多克晚期小说研究”(201706230160)。
《寄语行星》讲述了犹太裔主人公马库斯·瓦兰从治愈他人、被群体性膜拜到自我毁灭的神秘人生经历。默多克通过对一系列神秘事物特别的书写方式,即现代性的解构与宗教原罪的结合,展示了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空虚和疏离。这种精神世界的缺失...
关键词:《寄语行星》 神秘事物 现代精神 宗教 
从宗教危机到道德危机——论艾丽斯·默多克《天使的时光》的“空虚”主题被引量: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28-37,157,共11页岳剑锋 何伟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艾丽斯·默多克小说研究”(04CWW005);2017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201706230160)。
“空虚”意指一种缺场的状态,不仅在现代文学和哲学中广泛存在,也是现代性的重要构成元素。艾丽斯·默多克在《天使的时光》中通过宗教危机反观西方社会的道德危机,构建了“空虚”这一主题。小说一方面以基督教的没落警示极度放纵的自...
关键词:艾丽斯·默多克 《天使的时光》 “空虚” 宗教危机 道德焦虑 
艾丽斯·默多克《寄语行星》中的流散研究被引量: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27-32,共6页岳剑锋 
国家留学基金委2017年度建设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艾丽斯·默多克晚期小说研究”(201706230160)。
犹太大屠杀是欧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裂痕和转折点。英国布克奖作家艾丽斯·默多克的后期作品中多次表达她对大屠杀导致的心理创伤的关注,即受难者心理上的流离失所的流散状态。文章就《寄语行星》中的时空背景、流散语言建构以及流散...
关键词:大屠杀 犹太 后记忆 流散 
论艾丽斯·默多克的宗教意识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68-74,共7页倪玉琴 王晓英 
英国小说家艾丽斯·默多克在其诸多哲学论著和小说文本中准确清晰地阐释了其哲学思想体系的主要旨趣及全部内涵,其中不乏以一系列的伦理准则对宗教式微和“本体论怀疑”的战后年代进行严肃意义的道德形而上探究。艾丽斯·默多克以自我...
关键词:艾丽斯·默多克 宗教意识 至善 新柏拉图式形而上学 生存哲学 
《黑王子》“从加冕到脱冕”的狂欢化叙事
《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11期206-207,共2页郑洁 
艾丽斯·默多克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和哲学家,她以哲学寓言式的写作风格闻名于世,她后期的代表作《黑王子》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黑王子》看似运用后现代的叙事手法,实际上继承和发扬了十九世纪英国和俄国的小说传统,遵循"...
关键词:艾丽斯·默多克 狂欢化结构 加冕 脱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