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梅

作品数:12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原生态文化原生态侗族林业模式清水江流域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经济》《人民论坛(中旬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凯里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被引量:2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年第11期46-48,共3页豆雨思 唐晓梅 
监护公法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社会转轨时期国家适当介入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尤为必要。然而,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公权干预严重缺位,表现为亲权和监护的性质、功能混同,公权干预的监护主体流于形式,监护监督机制缺位。为有效...
关键词:公权介入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权利保护 
原生态文化实践的文化传承意蕴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93-98,共6页刘宗碧 唐晓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原生态文化’现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经济学的视野"(10YJA850030)
原生态文化现象的本质在于对传统的创造性运用,表达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传承意向。其实践立足传统文化的发展为指向,同时没有拒斥"西方"和"现代"因素,实质上是把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的"生产"并重构性地展开出来,具有中国文化传承的实践意...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现象 重构性 文化传承 实践意义 
侗族“人工育林”的文化遗产性质及其价值研究被引量:2
《凯里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26-31,共6页刘宗碧 唐晓梅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侗族生态观和湘黔桂侗族社区生态文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3XSH014);2011年度贵州省教育厅社科基地课题(项目编号:11JD083)
侗族"人工育林"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具有传统资源、技术运用的代表性和价值,表达了我国林业的一个重要文化遗产,在当代它仍具科学的适用性以及文化保护的历史价值和林业生态旅游开发的经济价值,应当引起重视和加以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侗族 “人工育林”技术 文化遗产 价值 
影响纠纷解决方式选择的原因分析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4年第6期80-81,共2页唐晓梅 
当前纠纷解决方式呈现多元态势,纠纷主体对于纠纷解决方式的决策上,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对这些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利于重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纠纷解决方式 制度供给 诉讼 调解 
忧郁的山林:雷公山地区林权纠纷个案的法人类学考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年第2期65-70,共6页唐晓梅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侗族生态观及湘黔桂侗族社区生态文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为13XSH014)阶段性成果
自土地承包制度实施以来,西南山区中素有"千里苗疆"之称的雷公山周围广大农村,村落边界上的山林权属纠纷此起彼伏,都很难化解。由于当地村民对山林边界的划分有一套长期存在地方性习惯可供遵循,因而纠纷发生后,即使官方出面处置,但效果...
关键词:雷公山地区山林纠纷习惯规则法人类学 
我国原生态文化概念使用谱系被引量:3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71-80,共10页刘宗碧 唐晓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原生态文化’现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经济学的视野"(10YJA850030)阶段性成果
原生态文化概念的使用构成了我国当下文化的一道景观,覆盖了从文化活动到工商等行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学术研究的许多领域。就文化对象而言,其涉及了音乐、舞蹈、出版、教育、宗教、美食、服饰、选美、医疗、旅游、体育、节庆、绘画、摄...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 概念使用 谱系 
原生态文化产业的生态文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年第3期132-138,共7页刘宗碧 唐晓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原生态文化'现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经济学的视野"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YJA850030)
"原生态文化"是我国目前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有文化现象,已经进入了生产的经济领域,形成了原生态文化产业。它的产生不仅是适应工业化的产物,而且又是反思工业化的不足和力图对之矫正的产物,具有追求"生态"价值的特征,与生态文明实践...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 文化产业 生态文化特征 
清水江流域传统林业模式的生态经济特征及其价值被引量:5
《生态经济》2012年第11期136-140,共5页刘宗碧 唐晓梅 
贵州省教育厅2011年社科基地课题(11JD083)成果之一;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锦屏文书研究"(09XZS001)成果之一
清水江流域是我国西南的重要林区。经明清以来的开发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林业及其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杉松种植、买卖为主的林业资源和经济传统;二是"人工育林"的种植模式;三是林粮间作和多元经营互补的生产方式;四是林木买卖的...
关键词:清水江流域 传统林业模式 生态经济特征 生态价值 
论民事案件刑事化的危害及对策被引量:2
《凯里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唐晓梅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民事案件呈现刑事化处理的趋势,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公权力对于私权利的侵害。以颜立燕案为切入点,分析和论证民事案件刑事化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民事案件 刑事诉讼程序 社会危害 
苗族稻作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被引量:1
《凯里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50-52,共3页李德建 唐晓梅 
苗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形成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稻作文化。如何充分地利用苗族稻作文化和人文景观作为发展当地乡村旅游的载体,促进苗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值得思考的课题。通过对乡村旅游视阈中的...
关键词:苗族 稻作文化 乡村旅游 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