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佳宁

作品数:20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沦陷区《子夜》民族主义自我王梵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励耘学刊》《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名作欣赏(上旬)》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汪蒋之争到“回答托派”:茅盾对《子夜》主题的改写被引量:15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58-68,共11页妥佳宁 
《子夜》的创作动机长期被解读为"回答托派",即用小说写作阐释在帝国主义压迫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无法战胜买办阶级而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然而,茅盾虽接受瞿秋白的指导,但直到成书之后仍未能深入理解所谓"托派"观点并予以有力...
关键词:《子夜》 托派 革命 茅盾 瞿秋白 
作为《子夜》“左翼”创作视野的黄色工会被引量:12
《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108-118,共11页妥佳宁 
《子夜》中工人运动的描绘涉及了长期未获关注的黄色工会问题,其中黄色工会内部国民党改组派的作用尤为重要。茅盾一再改写,并经历了与瞿秋白指导意见的"讨价还价",但终不获完全认同,原因在于茅盾还有更为广阔的"左翼"创作视野。国民革...
关键词:创作视野 《子夜》 左翼 工会 黄色 国民党左派 “讨价还价” 国民革命时期 
表达的改变与改变的表达——郭沫若早年与晚期的诗歌创作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年第1期223-234,共12页巍白璧 妥佳宁 
<正>尽管年界九旬她依然年轻,但她还知道如何保持平衡,而不会让自己为琐事烦忧。——歌德~②当1830年2月14日伟大的公爵夫人路易斯去世之后,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写下了上面这段话来描述17世纪美丽的艺术守护神尼侬·德·恩克娄~③。更...
关键词:郭沫若诗歌 恩克 诗歌创作 晚期作品 《女神》 比较文学研究 诗歌写作 外在世界 七言绝句 《浮士德 
争取自我的自由与尊重他人的自由——试与周作人对话被引量:1
《励耘学刊》2014年第2期272-280,共9页妥佳宁 
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2011NCW007)
本文试图以一种平等"对话"甚至"争辩"的方式,达成当代知识分子与周作人思想的交流。即对周作人谈过的问题重新做一番思考,而不是只把这些作为周作人的思想加以研究。《文艺上的宽容》一文中核心的价值理念——既不忍受又要宽容,应...
关键词:自由 周作人 对话 宽容 抗争 
“香椿树街”的少年
《写作》2014年第6期39-42,共4页张佩佩 妥佳宁 
苏童是一位颇有才气且成果丰硕的当代作家。自20世纪80年代成名以来,苏童一直以充沛、稳健的创作姿态活跃于当代文坛。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之一。他以变幻莫测的先锋叙事技巧和颓靡浓郁的抒情风格引起文坛关注,与余华、格非等人一起...
关键词:香椿树街 20世纪80年代 少年 当代作家 当代文坛 创作姿态 抒情风格 叙事技巧 
批评与实践:文学理论“从游”式教学模式探讨
《文教资料》2014年第21期48-50,共3页妥佳宁 张晓丽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教改)研究重点项目“‘从游’式教学在文学理论系列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批准号JY2013013)
针对大学中文系文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探索了文学理论教学的新模式,以批评理论丰富传统文学理论教学,并在教学中融入文学批评实践。一方面及时吸取国际学术前沿成果,改变固有的知识传授模式,另一方面将高度抽象的理论课与文...
关键词: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从游 教学模式 
“进化”链条上的“革命中间物”——1949-1979对鲁迅形象及其话语资源的借用机制被引量:3
《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第11期74-82,共9页妥佳宁 
鲁迅形象的被借用及其话语资源的被利用,是从鲁迅生前就开始的,张永泉的《从被利用看鲁迅的性格》,与袁盛勇对鲁迅思想的政治性及延安文坛鲁迅小说传统与杂文传统等问题的研究,都对鲁迅是怎样一步步被新政权容纳、借用、改造的有所...
关键词:鲁迅形象 话语资源 中间物 革命 链条 进化 小说传统 鲁迅思想 
《儿女英雄传》旧序辨伪综考
《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152-162,共11页妥佳宁 
通过重新考查《儿女英雄传》中署名"观鉴我斋甫"和"东海吾了翁"的两篇旧序,综合分析全书各部分真伪文献,及仅存钞本的异文,对真伪文献间的承继关系,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儿女英雄传》辨伪 序言 
第三世界理论视域下的少数族裔影像叙事——以塞夫、麦丽丝影视创作为中心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10期155-156,172,共3页妥佳宁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草原文化的影像叙事--塞夫;麦丽丝电影叙事研究";编号NJSY12106
针对蒙古族导演塞夫、麦丽丝的影视创作,本文以第三世界理论透视少数族裔知识分子争取获得"承认"的努力,进而发现被承认的只有其特殊性。处于双重文化领导权之下,第三世界少数族裔文化始终难以走出外界对"国族寓言"的期待视野。
关键词:塞夫 麦丽丝 第三世界 少数族裔 影视 
从王梵志诗韵看唐初中原方音被引量:1
《古籍研究》2008年第2期105-110,共6页妥佳宁 何宗英 
一、问题的提出王梵志是隋末唐初时代的人,据唐人冯翊《桂苑丛谈》和敦煌写本《王道祭杨筠文》记载,他是卫州黎阳人,即今河南浚县人。隋唐科举兴起,作诗多受功令约束,按规定韵书(主要是《切韵》)用韵,大多难以反映当时各地真实语音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