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石岗

作品数:15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滨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老舍作家说文解字诗歌《永乐大典》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津图学刊》《江淮文史》《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舍与冯玉祥的两次蓉灌之行
《江淮文史》2009年第4期44-49,共6页崔石岗 
1937年11月冯玉祥来到武汉。为宣传抗日并向作家们学习,冯玉祥邀请了老舍、吴组缃、楼适夷等住进他的住所千户街福音堂。冯玉祥对老舍非常钦佩和敬重,拜老舍为师学习写作。后来.他们又先后到了重庆,一同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
关键词:冯玉祥 老舍 文艺运动 吴组缃 楼适夷 文艺界 学习 作家 
现代四作家序冯玉祥诗
《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1-5,共5页崔石岗 
现代作家老舍、吴组缃、王冶秋、何容等为冯玉祥先生的诗集作序 ,全面评介了他的诗作。冯玉祥的诗作及其评介的文字 。
关键词:老舍 吴组缃 王冶秋 序言 冯玉祥 诗歌 现代文学 何容 
鲁迅诗的辑录与出版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崔石岗 
出于某些原因 ,对于鲁迅诗的搜集、整理、出版 ,较之其它作品更为困难。文章详细介绍了鲁迅诗的整理。
关键词:鲁迅 文学作品 诗歌 出版 
冯玉祥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故事
《科学与无神论》2001年第6期53-53,共1页崔石岗 张利民 
冯玉祥曾先后两次在泰山读书学习近3年,期间,经常到民间调查研究,了解民情,足迹遍布泰山南北、山东半岛.他抱有一个"单纯而固执的心愿":兴办教育,"使科学大兴".为此,他在泰山周围创办了15所小学,使两千多名劳动人民子弟得以读书,学习科...
关键词:冯玉祥 破除迷信 崇尚科学 
冯玉祥读书生活述评——读《冯玉祥读〈春秋左传〉札记》、《我的读书生活》
《津图学刊》2001年第4期44-45,共2页崔石岗 索向兴 
关键词:冯玉祥 读书生活 述评 《冯玉祥读〈春秋左传〉札记》 《我的读书生活》 
鲁迅、郑振铎与《永乐大典》被引量:5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65-66,共2页崔石岗 
根据一些史实 ,阐述了鲁迅先生及郑振铎先生在校勘、保护《永乐大典》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鲁迅 郑振择 《永乐大典》 贡献 古籍整理 古籍保护 
郑振铎与《中国历史参考图谱》
《图书馆建设》1999年第4期81-82,共2页崔石岗 张利民 
郑振铎在材料匮乏、资金短缺、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等重重困难条件下,怀着文史工作者的使命感,于1947~1951年间编辑印行了皇皇巨著《中国历史参考图谱》,填补了出版空白,受到关注,得到好评。
关键词:郑振铎 历史图谱 意义 价值 好评 
“侮”、“诬”、“污”——鲁迅作品字、词辨析一则
《语文知识》1999年第5期39-41,共3页崔石岗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谙熟古文,精通白话文。他曾从国学大师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在语言文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文章中的字、词运用极为恰切、准确。如:侮 wǔ、诬 wū、污 wū①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
关键词:鲁迅作品 孔乙己 自信力 说文解字 语言文字 白话文 章太炎 清白 文学家 运用 
抗战文艺运动中的一面旗帜——国统区高尔基纪念活动及其意义述略
《滨州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23-26,共4页崔石岗 
高尔基和鲁迅同年逝世。抗战期间 ,文化界每年都开展对这两位文化伟人的纪念活动。文章回顾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国统区高尔基纪念活动 ,并就其特点、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尔基 纪念 特点 作用 意义 
说“幽默”
《语文知识》1998年第7期35-36,共2页崔石岗 
生活需要幽默,于是几乎每种报刊都给幽默留有一席之地。或叫“小幽默”,或叫“讽刺与幽默”,或叫“哈哈笑”什么的,都无不可。可能是有的编辑觉得单用“幽默”作为专栏标题还不够幽默,于是便产生了花样翻新的“幽一默”、“幽它一默”...
关键词:幽默 栏标题 编辑 讽刺 汉语语素 形容词 家族 语素组合 名词 报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